找到相关结果约3460条,用时0.104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得在中国:汉译〈几何原本〉的源流与影响》,就以《几何原本》的翻译和版本流变史为核心,对明清学术思想进行了梳理、考证与评述,是“西学东渐”溯源研究的典型个案,为“中学西源”的论争提供了例证。美国芝加哥大学杜赞奇教授的《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一书...
    2009.02.20 15:00:00
  2.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更应该注重哲学对话。当代中国哲学领域中的状况是,西方哲学流派纷呈并不断引介到中国,可以说是新一轮“西学东渐”;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在经历“文革”寒流以后呈现出复苏现象,尤其是新儒学的影响更有变为强势话语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枝独秀”...
    2009.03.09 15:38:00
  3. 点逼近。正因为有这样的成就,在中国知识界中有一种将其向前推进的动势,能够以开放的、平和的心态去接纳异质的但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西学东渐是中国科技在相对开放的政治环境大背景下的逻辑发展。这时出现了一个中国学术与世界科技同步发展的机会。      但到了清代,情况发...
    2009.03.10 15:22:00
  4. 以如此重视调解正是与儒家伦理中“和谐为贵”、“讼则终凶”,主张“无讼”、“息诉”的“法律意识”相关的[viii]。   晚清以降,在西学东渐的浪潮中,包括法律文化在内儒家思想体系逐渐瓦解,韦伯笔下的欧陆“形式的-理性的”(formal-rational)法律体系[ix]快速地被移植进来...
    2009.04.09 13:58:00
  5.    主讲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钱文忠   坛主小传   钱文忠,1966年出生,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
    2009.04.22 15:37:00
  6. 泽厚的文章并没有否定“五四”,但文章的逻辑中确实包含着对“五四”批判性的评价。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五四”和晚清的关系,如哈佛大学东亚系主任王德威教授提出“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说法,这与胡绳、周扬、李泽厚等的看法都有不同。王德威认为“五四”提出来的问题,...
    2009.05.05 10:43:00
  7. 价值,忽视了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其结果正好印证了一个常识:以赚钱为目的的公司不一定是利润最大的公司。企业可以贪婪一点,但如果因此不能自拔,则不仅弄巧成拙,还会对经济发展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性影响。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
    2009.05.08 16:44:00
  8. 手能力,只强调怎样“做”,而不强调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现状来讲,掌握经世致用关于“知之不昧”乃是“行之不疑”的思想,教育学生对所学东西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培养学生...
    2009.05.11 10:08:00
  9. 源为主导的跨产业技术投入显然不够。笔者呼吁,决策层在保增长、促发展的同时,亟须高度重视这类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尽快拿出实质性的措施。   中国切不可缺席这场可能改写世界经济版图的产业革命。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9.05.19 13:23:00
  10.   章玉贵(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2009年即将过半,中国经济在外围环境恶劣、内部困难加重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令其他主要经济大国羡慕的增速。只是应当看到,中国凭借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尽管成功地避免了类似日本那样的经济雪...
    2009.06.02 10:4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搜索 雪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