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祠作教室之用。自上世纪 80 年代,学校利用毗邻王锡阐祠堂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成立“晓庵天文小组”、设立“晓庵天文观测站”开始,学承“学究天人”的晓庵遗风在震中已成常态,并夯实了师生热爱科学、探究奥秘的文化根基。
“在全面考量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我们研制了《‘晓庵天文’...
2016.12.07 13:18:00
-
祠作教室之用。自上世纪 80 年代,学校利用毗邻王锡阐祠堂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成立“晓庵天文小组”、设立“晓庵天文观测站”开始,学承“学究天人”的晓庵遗风在震中已成常态,并夯实了师生热爱科学、探究奥秘的文化根基。
“在全面考量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我们研制了《‘晓庵天文’...
2016.12.07 13:18:00
-
烟缕。
远近陪随,芳泽亲许。
沾衣尽湿,昵于情侣。
报之云何?倡汝和予。
南京师范大学一百十五周年校庆赋赠敬文图书馆
芸储楼阁,学究天人。
馆之穆穆,读者莘莘。
无边苍海,有限青春。
分阴当惜,如是我闻。
《诗词中国》丛刊《PK唐宋》栏目发刊词
诗开栏目,党属标题。...
2020.09.27 10:11:00
-
出现了很多不问大道、罔顾民生的学究冬烘先生,尽管看起来孜孜以求,著作等身,但终究远离了百姓日用,完全没有了先秦乃至于两汉学人士子学究天人、思虑民生的格局气象。
179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间正道是沧桑,
一纪元春来,一纪元春往,天地大德为死生。
180
凡物皆有可...
2024.11.19 21:18:00
-
精神和积淀百年的教育文化。学校创始人提出的“乐育英才,蔚为国器”的育人主张,近代教育家汪懋祖题写的“活泼泼地”劝勉词,明末清初“学究天人”王锡阐的“天问”求索精神,共同构成了学校绵延百年的文化基因。历经百年承创,学校形成了以“诚朴”为校训、以“养诗书大气,育济世英...
2023.09.20 11:1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