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情况促使一些道教学者对肉体的有和道的无之间分裂与矛盾进行深入思考。
大约成书于隋唐之际的《太上老君内观经》以“重玄”学说为本,强调修道即是修心,修心即是修道;唐初重玄学的代表人物成玄英将得道成仙归结为心性的彻悟、精神的解脱,认为:“为道之要,要在忘心。”...
2009.02.18 14:25:00
-
[摘 要]应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列学说中的普遍真理。这些普遍真理包含普适价值。对于价值的阶级性和人民性、历史性和现实性、特殊性和普遍性,需要辩证把握。普遍真理和普适价值不限于马列学说,也体现在其他有关成果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个特殊命题,它所包含的普遍...
2009.02.20 15:05:00
-
重要观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提出了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第二,创立了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第三,形成...
2009.02.23 09:55:00
-
存在密切关系的。我们知道,西方自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就权力的性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做了大量的探讨,其中以洛克、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最有著名。在实践上,以近代美国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最具代表性。可以说,一部近代政治史就是一部关于权力的探讨史。由于历史、具体的...
2009.03.07 15:36:00
-
重要观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提出了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第二,创立了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第三,形成...
2009.03.07 16:20:00
-
是无负于人民重托和希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30年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也使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实践中得到检...
2009.03.08 12:03:00
-
权利、限制政府权力之理念与清末民初富国强兵之宪政追求的冲突。
近代有识之士对宪政的思考,基本上是借鉴西方17、18世纪的民主学说,侧重于反对专制保障人权之义。近代西方各国的宪政之路和具体的宪政制度虽然不尽相同,但其宪政理念却是相近的,那就是对个人自由权利的...
2009.03.09 15:13:00
-
经从西方“拿来”不少民主理论、选举方式、代议程序等等外,现行宪法关于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兼“一府两院”职务的规定,就包含着制衡学说对我们的启示,但我们并没有照搬“三权分立”的模式。而且,即使“拿来”的那些“他山之石”,也总是根据自己的国情,经过一定的雕琢后才...
2009.03.12 14:49:00
-
国反而是忧心忡忡的。这是因为我们身在其中,对负面的东西看得比较多,我们对这个民族自近代以来的崛起缺乏自信。我们不敢把我们的思想和学说赌在我们民族的崛起上,我觉得,可能还是要赌一把。如果从中国王朝的变迁和西方的衰落这条线上重新叙述中国的历史,是可行的。我自己也想...
2009.03.16 15:26:00
-
一个认识前提。
笔者多次谈过,作为我们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不能等同于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所有论述,而应当是指他们学说中那些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并且具有普遍意义(即对当代中国有指导意义)的理论。这个概括包括两层意思:其一,它是“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
2009.03.16 14: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