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6155条,用时0.039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义的唯物史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与阶级分析的方法,科学解释价值观必然具有的历史性、阶级性,彻底拆穿“普世价值”的谎言,才能使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免遭错误思潮的误导和破坏,从而更好更快地前进。(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来源《政治学研究》)      ...
    2009.03.09 15:37:00
  2. 医疗保障取得突破的同时,还应在社会养老、失业以及住房等方面,建立覆盖面更广、效果更实在的保障制度。另外,处理好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企业工作人员等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分配问题,切实增加居民特别是城市低收入居民的收入,也有必要抓紧进行。(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 ...
    2009.04.27 10:00:00
  3. 性保护好。   总之,政府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公众利益的满足。在政府行为选择过程中,政府行为的目标、途径和价值取向,只有真正本着“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真正实现政通人和,形成“政民和谐”。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2009.05.11 10:08:00
  4. 消除人们之间的利益差异、冲突和矛盾,也不是回避矛盾和无视社会冲突,而是在正视多元社会利益格局的基础上,赋予各种社会利益主体以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各种利益群体拥有充分的利益表达权,通过组织集体行动促进多元利益的协调和平衡。(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
    2009.05.15 10:29:00
  5. 司镇镇长、隆回县公安局政委,直至2006年因经济问题被双规,2008年被开除党籍。一时间,讨伐“权力通吃”的话语充满了互联网。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琳表示:对权力的警惕和对权力滥用的鞭笞无疑是必要的。只是,权力若已腐败,意味着它不惧批评,也不怕鞭笞,唯有让权力滥用者在法律上...
    2009.05.26 10:58:00
  6. 号,是对各级政府的考验。在明确了方向之后,行动是重要的。各级政府不妨从审视公共建筑开始,照照政府建筑这面镜子,看看它们传达了什么样的价值观,体现了什么样的官民关系。照耀着公共精神之光的政府建筑,可以是政府转型之路上的一个新起点。   (作者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2009.06.03 16:38:00
  7. 各级党政部门要敢于自身革命,明令禁止各类“隐性特权”行为,以消除其存在的土壤。奖惩分明是指各级党政部门出台针对“隐性特权”的各项禁令的同时,还应鼓励群众举报这些行为,群众举报一经查实,要给予举报人奖励,以提高其监督的积极性。   (作者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2009.06.24 14:02:00
  8. 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咸阳血染衣。”   (作者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史海钩沉   早年阅历,决定一生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孟宪实:这个最终的结局——父子腰斩,诛灭三族——难道不是李斯尽力要避免的吗?直到临死之前,李斯才忽然又想起上蔡,想起上蔡时期的平...
    2009.07.09 15:12:00
  9. 内心深处的东西。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这本书比作一扇门。这个门,可能是哲学世界向我们开放的一扇门,也可能是我们打开心扉、了解哲学的一扇门。打开这扇门,我们会抛弃对哲学的误解与偏见,会发现哲学的惊奇和精彩。□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2009.08.28 17:39:00
  10. 题。根据政策,新农合制度的覆盖对象是农村的全体居民,而农村医疗救助的主要对象是五保户、困难户等,对于一些低收入家庭则可能排除在外,而他们实际也需要“政府救助”;农村医疗救助也同样设有起付线,使得农村困难群众无法得到急需的救助等等。(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2009.09.21 14:14: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