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陵所应有的规模和气势,更不符合杨广好大喜功的个性,这主要与他的死因有关。公元618年,隋炀帝巡幸扬州期间,禁卫军发动兵变,推举重臣宇文化及为首领,并缢死了杨广。墓志铭文记载墓主去世时间为“大业十四年”,即公元618年,与史实相符。
史料记载,隋炀帝陵墓曾多次迁移。杨广...
2013.04.14 07:38:00
-
的雷塘,是唐朝为隋炀帝修建的陵墓所在地。
据史料记载,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隋炀帝巡幸扬州期间,禁卫军发动兵变,推举重臣宇文化及为首领,并缢死了杨广。杨广死后,萧皇后与宫人用漆制床板做成棺材,将他葬于江都宫流珠堂。宇文化率部离开江都后,镇守江都的大将陈棱感...
2013.04.16 08:52:00
-
“陵寝”。墓葬所在区域至今未发现陵园遗迹。不过从墓志来看,唐朝还是承认他的帝王身份,还陪葬了许多高规格的器物。公元618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缢死后草草下葬,历经多次迁移,到公元648年最终与病死的萧后合葬。所以专家分析这种“寒酸感”与其多次迁移也有关。考古发现,隋炀帝墓曾...
2013.11.17 08:40:00
-
息,根据墓葬形制、墓内出土高等级随葬品和对人骨遗骸的鉴定,结合文献记载,判明墓主人是萧后。
据史料记载,隋炀帝在扬州江都宫被部将宇文化及所杀,最初由萧后殡于流珠堂,后由部将陈棱改葬在吴公台。唐平定江南后,武德五年(622),唐高祖李渊下令将隋炀帝陵迁葬雷塘。贞观二十二年(648...
2013.11.18 11:34:00
-
首笔调柔婉、文字优美、寓意深刻的文章可能会令他深省,然而此时的杨广自我感觉太好,萧后的旁敲侧击无济于事。
大业十四年(618),宇文化及等人密谋兵变,宫人禀告萧后,萧后令其上奏,炀帝闻奏大怒,竟把上奏的宫人斩首,以后宫人再向皇后禀及兵变消息,萧后叹道:“天下事一朝...
2013.11.28 18:09:00
-
一直是她不忘的一件事情,一直到她危机的时候还陪伴在他身边,最后他被处死以后,她帮他安葬。
【解说】
在隋炀帝被杀之后,叛将宇文化及带着萧皇后和一众嫔妃向北,到了聊城一带,又被一支农民起义军窦建德所败。
【采访】
胡戟:隋朝和突厥的关系很好,突厥发现萧太...
2013.12.22 16:53:00
-
玉强和殷秀梅,在舞台上演绎出的隋炀帝和萧后令人难忘。特别是最后一幕中,隋炀帝和萧后生死相隔,遥望对唱的场面,让观众潸然泪下。出演宇文化及、秀秀、李渊等角色的演员,也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令人称奇的,还有歌剧的舞美设计。舞台上有两块可以翻动的巨型台板,竖起时,就...
2014.09.26 10:58:00
-
宫城的西北角可能就是现在蜀冈城址的西北角,宫城分布于蜀冈城址西部至东城以西,宫城以东即东城。
《隋书》和《北史》中均记载:“宇文化及弑逆之际,(燕王杨)倓觉变,欲入奏,恐露其事,因与梁公萧钜、千牛宇文皛等穿芳林门侧水窦而入。”此外,《资治通鉴》记载:“燕王倓觉有...
2014.11.12 09:33:00
-
宫城的西北角可能就是现在蜀冈城址的西北角,宫城分布于蜀冈城址西部至东城以西,宫城以东即东城。
《隋书》和《北史》中均记载:“宇文化及弑逆之际,(燕王杨)倓觉变,欲入奏,恐露其事,因与梁公萧钜、千牛宇文皛等穿芳林门侧水窦而入。”此外,《资治通鉴》记载:“燕王倓觉有...
2014.11.12 09:33:00
-
他遗存有多次叠压,其时代从战国到南宋,有着近1700年的历史。
不仅如此,本次考古发掘的成果——隋唐时期遗存,极可能是史籍中记载宇文化及兵变弒炀帝时提及的芳林门,为江都宫城的探寻提供了新线索。而战国楚广陵城的城址确定,也为今后探寻邗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扬州城遗...
2015.01.28 09: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