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挥到了极致。萧公权先生对此总结道:“不担任官职的士绅,和平民知识分子一样,都更多的关心自己和自己家族的利益,而无意于帮助帝王去安邦定国。因为除了作为士绅,他们还是家长、纳税人,也许还是地主,他们的利益有时会因朝廷的政策或地方政府的管理不当而遭到损害或受到威胁。鉴...
2009.12.01 16:43:00
-
意志和政党目标的指导思想、理想指南,以引领全社会的团结奋斗。但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基点,只有让个人得以“安身立命”,才能让国家达致“安邦定国”。“三个倡导”既彰显了国家社会的目标,又张扬了人的主体性,实现了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愿景相统一。二是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作...
2012.11.26 14:38:00
-
国家治理的范式忽略了中国政治发展中的民主诉求,忽略了对现实政治的评判与改造。而事实上,民主除了价值功能之外还具有治理功能,属于“安邦定国”之策。民主的制度优化有助于为国家治理提供长效机制,增强政治合法性和政治体制的稳定性;反过来,国家治理会为民主政治提供稳定的政治...
2012.12.28 15:53:00
-
指导下概括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在考察分析了近年来国内概括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状况之后,作者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要能满足国家“安邦定国”的需要,另一方面要能满足公民“安身立命”的需要。基于此,本书提出从国家与公民这两个主体出发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理路,与...
2013.04.27 09:03:00
-
以社会为价值主体体现社会基本属性的主流价值观,以公民为价值主体体现日常行为准则的共同价值观。(2)核心价值观在功能上应满足国家“安邦定国”、社会发展价值导向、公民“安身立命”的需要;其培育与践行的基本原则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方向、承接中华民族价值观的优秀传统...
2013.11.07 15:58:00
-
”。千百年来,勤劳节俭一直被中华民族当成代代相传的美德、人人尊崇的品格,当成修身养性的境界、陶冶情操的主导,当成持家兴业的根本、安邦定国的保证。
弘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中华民族历来提倡“养浩然正气”、“守民族气节”,推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014.05.16 14:10:00
-
有博带,露清白之气于外,藏锦绣才华于内;如粽之色,箬叶芦苇如士之弘毅之志,白糯酱青如道儒法家之行。
然而,君子不器,未必敏于安邦定国,于是,端午节又天造地设的开创了赛龙舟这一传统节目。百舸争流、浪遏飞舟,何其雄壮威武!甚至可以说,这赛龙舟是整个儿端午节精神文化的...
2014.06.09 10:22:00
-
度,不可能涵养真正的现代文明。遏制浪费之风,回归朴素生活,值得每个人践行。
节俭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必需;节俭是持家之本;节俭是安邦定国的法宝;勤劳节俭有利于防止腐败;节俭能降低社会生产成本。节俭更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有教养的体现,也是我们每一个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
2014.06.25 08:18:00
-
外化于行,普及大众,影响民众,形成人人以身作则和身体力行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局面。
只有让个人得以“安身立命”,才能让国家达致“安邦定国”。面对“万变”的时代、时期,以“不变”应对“万变”,这是祖先教给我们的哲学。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历经积淀、变革和创新,一些精髓文化...
2014.08.20 15:30:00
-
到写下“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李商隐;从《朱子家训》到曾国藩家书……不论在哪个朝代,节俭总是被看作持家立业的根本、安邦定国的保证,是一种应该代代相传的美德。
可惜,这种传承千百年的美德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清朝道光帝倡导节约,但他过于依赖个人表现而非...
2014.11.03 14: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