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50条,用时0.012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辉煌。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苏辙就曾写道:“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这就说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那...
    2009.12.10 15:53:00
  2. 的代价。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都以高尚的道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苏辙就曾写道:“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这就说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只要我...
    2009.12.10 16:08:00
  3. 年花好月圆时。提及圆月,不得不想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千古名句,纵使月光皎洁也挡不住宋代文人墨客的感物伤怀。   关于这轮一年中最圆的月亮有很多传说,比如“嫦娥奔月”、“吴刚折桂”,这些都是古人对于那轮圆月美好的想象,纵...
    2012.10.15 17:11:00
  4.   为何要撞钟108下?这个数字背后有不少说法,记者为此请教了几位光孝寺的法师。   辞旧岁,寺庙敲钟108下,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宋代文人米南宫曾有诗曰:“龟山高耸接云楼,撞月钟声吼铁牛。一百八秆俱听彻,夜行犹自不知休”。   要撞108下,有几种解释:其一是给108位神佛...
    2014.12.22 09:57:00
  5. 境情感进行自主探讨。   在整个课堂学习中,课堂生态充满张力,学生在自学中产生的问题,互问互答,渐问渐深,从知人论世的作者遭际到宋代文人的价值追求,从词中哀景抒哀情、虚实相生的离别之悲到思念之苦,学生的诵读夹杂其中,时而伤,时而叹……抢不到回答机会的学生干脆拿起平板...
    2014.12.23 09:26:00
  6. 境情感进行自主探讨。   在整个课堂学习中,课堂生态充满张力,学生在自学中产生的问题,互问互答,渐问渐深,从知人论世的作者遭际到宋代文人的价值追求,从词中哀景抒哀情、虚实相生的离别之悲到思念之苦,学生的诵读夹杂其中,时而伤,时而叹……抢不到回答机会的学生干脆拿起平板...
    2014.12.23 09:26:00
  7. 明特色。这种绘画样式远在东晋时期顾恺之的绘画中就显得相当成熟,至唐代张萱、周昉的“绮罗人物”以及五代黄荃的花鸟画中更是精彩纷呈。宋代文人水墨写意画兴起并逐渐取代工笔重彩的地位。但工笔重彩并没有因此消失。   清代一部曾产生极为深远影响的绘画教科书《芥子园画谱》,在传...
    2014.12.31 08:46:00
  8. 日,就成了这一秋月祭赏之节最佳的选择。唐代文人八月十五玩月吟诗的风气,该是多么优雅的活动啊,天上的一轮明月逐渐披上了人情的薄纱。宋代文人中秋玩月多伴随着宴饮聚会,这一形式也为民间富户、土豪所效仿。到北宋中期,形成了以文人官僚的诗筵笔会和市民宴饮玩乐并行的大众化的节...
    2015.09.26 10:00:00
  9. 的障碍,中国的书籍出版量早已是世界第一,价格在世界范围内也偏低。在这一大背景下,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读书号召,自然有观者疲劳。   宋代文人钱惟演说过:“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这则故事,展示了读书作为生活方式的样态。而在...
    2016.11.17 10:23:00
  10.   前段时间,笔者去江苏涟水走访得知,宋代文人米芾曾在此地任知县,主政两年,为官清廉,惠政安民,人称“米青天”。他离任时,特地嘱咐家人:“凡公之物,不论贵贱,一律留下,不得带走。”一转头,发现自己常用的一支毛笔上沾有公家的墨汁,他就让家人把砚台、毛笔洗干净后,方才...
    2017.03.29 10:01:00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