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强烈的实践性质,但仍然是以思想家的思想创造为其主体的,其间也包含着哲学的框架或哲学的内核。如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南北朝隋唐佛学、宋明理学、17世纪早期启蒙思潮、18世纪考据学、19世纪公羊学,都曾是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思潮,其中有许多非哲学的内容,但又少不了哲学的内核。属于下...
2009.05.04 11:04:00
-
想史研究的重中之重。这些研究涌现出不少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比如,在儒家研究方面,有庞朴的《儒家辩证法研究》、侯外庐等主编的《宋明理学史》、杨向奎的《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陈来的《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张立文的《朱熹思想研究》和《宋明理学研究》等。...
2009.06.02 14:24:00
-
一性。北宋张载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观点(《正蒙·乾称篇》),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我们的朋友,人类要尊重万物,友善对待自然。宋明理学的程朱学派、陆王学派都提出过“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并对“万物一体”论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认为人与万物、自然处于和谐、均衡与...
2009.06.22 10:37:00
-
名字,可以和人对话的神)的地位。启蒙包含这样一种基本看法:相信人格神就是迷信,迷信就是愚蠢。在儒教的前后形态中,特别是他们喜欢的宋明理学中很难找到这样的最高人格神的理论地位——康德哲学还要留下上帝做公设给道德奠基,而理学是根本不需要这个的。今天我们学中国哲学的学人...
2009.08.05 16:58:00
-
时期,政治上有五胡乱华、文化上有佛教占据支配地位,儒家似乎陷入绝境。然而,唐宋时代,先有韩愈之力挽狂澜,后有宋学之勃然兴起,透过宋明理学反而成就中国文化之最高峰。陈先生据此甚至提出,现代中国文化复兴之希望在“新宋学”之形成兴起。
把现代中国的困境放到现代世界史中...
2009.08.27 14:47:00
-
学向宋学的转变,直接导致了孟子地位的提升。孟子思想中的思辨性、理论性,切合唐宋之后儒学应对佛道挑战的需要,自然日益受到重视。经过宋明理学家的不断推崇和诠释,“孔孟之道”越来越被视为一个整体。第二,孔子与孟子之间确乎存在思想的一致性。孔子之学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蕴含...
2009.09.08 13:25:00
-
”例如,我们知道,欧洲的文艺复兴就是把其目光投向其文化的源头古希腊,而使欧洲文明重新燃起新的光辉,而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的宋明理学(新儒学)在印度佛教文化的冲击后,充分吸收和消化了佛教文化,“出入佛老,而反求之六经”,再次回归先秦孔孟而把中国儒学提高到一个新...
2009.09.30 10:36:00
-
究所,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历史理性批判论集》、《中西文化交流史论集》、《上学记》等,参与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宋明理学史》的写作,译有卢梭《社会契约论》、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帕斯卡《思想录》等。
彭刚,1969年生,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清华...
2009.11.17 15:46:00
-
后期,浙江的沈善洪、王风贤先生即开始研究王阳明哲学。1980年他们写成了《王阳明哲学研究》一书的初稿,并于同年秋天在杭州举办的华东地区宋明理学讨论会上,向与会代表分发了他们的小书。这本书虽然只是一本数万字的小册子,但却是新时期王阳明研究的开始。所以,我说阳明学研究的“始条理...
2010.02.05 13:49:00
-
美人生境界,这是人生的审美情怀。此外,如“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3]203等皆可以见出儒家在现实生活中追求情感的审美超越性。至于宋明理学家所强调的道德情感,台湾学者张享教授认为亦是走向超越的审美情感。对自然、生活进行自由观照、自由享受,进入审美的“天地境界”,充分...
2010.03.03 1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