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六郎者,杨大郎之谓也。他是杨业的儿子杨延朗(后改名为杨延昭),这没错,但他却并非杨业的第六个儿子,而是长子。
他卒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l014年),《宋史》上说他:“智勇善战。所得赏赐悉犒军,未尝问家事。出入骑从如小校。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遇敌必...
2009.06.26 10:30:00
-
物馆考古部对南京大报恩寺遗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古发掘。2008年7月,考古人员在遗址地宫内发现了铁函和碑刻。据碑刻铭文记载,建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的长干寺地宫,瘗藏了佛顶骨舍利、感应舍利和诸圣舍利,并以金棺、银椁、七宝阿育王塔和铁函珍藏。
南京大...
2010.06.13 18:10:00
-
我们为什么而学?目的一定要弄清楚,决不能含糊,因为有目标才有动力。目标一定要正确,不一样的目标产生的动力效果不同。宋朝重学尚文,宋真宗赵恒御笔亲作《劝学篇》[②],传布天下,他用以激励士子的学习目标是书中有黄金屋,有颜如玉,有车马多如簇。人们学习追求的是财富、美女...
2012.11.09 16:23:00
-
据载,宋真宗有一天与大臣一起钓鱼,好长时间无鱼上钩,真宗觉得好生扫兴,这时有个叫丁谓的大臣,在一旁看得清楚明白,便上前赋诗道:“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钩迟”。原来是真龙天子把鱼吓跑了。真宗听后,龙颜大悦,不快之情顿消。这个惯于说假话的丁谓后来挤掉寇准升为...
2013.07.05 09:18:00
-
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少得可怜。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一千多年前,宋真宗就写下这样的劝学诗句。今天,到底是什么让我们静不下心来了呢?忙,没时间,是很多人找到的原因。然而,鲁迅先生早就断了此类借口的后路:...
2014.02.18 17:00:00
-
重元寺在宋朝改名为承天寺。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又因朝廷禁止寺观桥梁以“天、圣、皇、王”等字命名,而改名为“能仁寺”。宋真宗大中元(公元1008年),一个叫男师贞的人与宗族里的人们商量后,买下一块地,将已被废弃了的重元寺里的一座石幢重新竖立了起来。成书于清...
2014.04.24 16:08:00
-
修和布置阶段。
松风阁将作为茅山书院道教图书馆,明年开馆。
2012年10月,乾元观复建茅山书院正式揭牌。据考证,在1000多年前的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有隐士利用三茅峰东郁冈山前幽静环境,在乾元观创办茅山书院并聚徒授课,此后几建几废。茅山书院与岳麓书院等同列为全国六...
2014.05.28 08:37:00
-
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
2014.09.29 16:20:00
-
此而得名。
雪窦寺开创于西晋元康元年间(公元291年),初名瀑布院。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迁建今址。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宋真宗赵恒赐名“资圣禅寺”。宋仁宗因弥勒感应而梦游此山,故有“应梦名山”之称。五代时,布袋和尚契此应迹奉化,曾住雪窦。1932年,太虚大师...
2014.12.26 08:30:00
-
此而得名。
雪窦寺开创于西晋元康元年间(公元291年),初名瀑布院。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迁建今址。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宋真宗赵恒赐名“资圣禅寺”。宋仁宗因弥勒感应而梦游此山,故有“应梦名山”之称。五代时,布袋和尚契此应迹奉化,曾住雪窦。1932年,太虚大师...
2014.12.26 09: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