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1条,用时0.027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师伐我,公将战。”齐国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准备迎战。“师”由我国古代的军队编制,引申为军队。历史上曾有一些“师”非常出名:春秋时的宋襄公为显示以“德”服人,把自己的军队命名“仁义之师”。但他推行的“仁”却是迂腐的“妇人之仁”,在战场上毫无作为,屡遭败绩。秦末楚霸王...
    2010.12.14 08:46:00
  2.   所以对于耶鲁大学教育出来的秦玥飞来说,成功的定义和国内太多人不一样。自“春秋无义战”开始,中国人似乎只相信“兵不厌诈”而嘲笑宋襄公等楚军过河再战的“义战”。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曾过于相信GDP和财富,而腐败官员出国潮和最近北京的雾霾天气就是对这一发展模式最好的反驳...
    2013.01.28 16:32:00
  3. 解读?《老子》《孙子兵法》《论语》是春秋战国之际最早的私家著作,能否对其著成的时间进行编年,它们之间存在着哪些生命联系和差异?从宋襄公“蠢猪式”的战争观和战争行为,到《孙子兵法》称“兵者,诡道也”的战争观和战争行为,折射了兵学史和战争史的何种历史性的发展?这些都...
    2014.02.24 08:48:00
  4. 回眸辛亥百年,旨在激励后学承继先驱者思想遗产,践富国强民之道,圆民主自由之梦。教学中的几次课堂嗤笑引人深思。第一次讲到春秋时期宋襄公的君子之战,他主张“不重伤,不擒二毛,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厄,不鼓不成列”,非要等到楚军渡完河再击鼓进军,落得误国害身的下场。学...
    2014.06.19 14:23:00
  5. 般不会超过三天,打仗只是个形式,一般都坐下来说理,用理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达到自己的政治诉求。到了战国,中国的礼文化趋近终结。到宋襄公,与楚军战于泓水。楚军渡河的时候,他身边的将领就说趁着对方在渡河出击,很快就能击溃敌军,宋襄公说不可以,人家在渡河的时候,胜之不...
    2015.02.11 13:56:00
  6. 般不会超过三天,打仗只是个形式,一般都坐下来说理,用理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达到自己的政治诉求。到了战国,中国的礼文化趋近终结。到宋襄公,与楚军战于泓水。楚军渡河的时候,他身边的将领就说趁着对方在渡河出击,很快就能击溃敌军,宋襄公说不可以,人家在渡河的时候,胜之不...
    2015.02.11 13:56:00
  7. 当时正是春秋争霸时期,而当时范蠡所处的那个时代是春秋的末期,北方的争霸已经告一段落了。我们过去常说的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秦穆公,他们已经打得差不多了。范蠡跟文仲分析天下形势,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要创业,要发展,向东南那一带去。于是两人决定...
    2015.12.18 15:02:00
  8. 就会上升一米,而东汉地层以下则因为水量太丰富而无法辨别地层,给考古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东汉以前下邳城同样历史丰富,早在春秋,宋襄公就筑下邳城,建白门楼;战国时齐威王的国相邹忌被封于下邳;秦末张良刺杀秦始皇失败后藏匿于下邳,得黄石公传授兵法,留下“圮桥进履”的典...
    2017.11.23 10:32:00
  9. 根弦,牢牢堵上“礼尚往来”的旁门左道,让“廉洁”过节成为节日标配,成为良好的政治气候。   ——中国网 李逍遥   《左传》记载,宋襄公十五年,有一人得一洁白无瑕的宝玉,跑去献给大夫子罕,并说:“如此稀世之宝,只有您这样清正的大人物才能佩戴!”子罕回答:“美玉是你的...
    2017.12.29 08:50:00
  10. 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此法于此则可,于彼则未必可。古人认识到“成败相因,理不常泰”,一味重复前代的教条与范例,很可能事与愿违。宋襄公面对强悍的楚师狃于旧“礼”,认为“君子不击不成之列,不重伤,不擒二毛”,致使泓之战惨败于楚。毕竟春秋时代已不同于先前,不少人已经...
    2018.05.25 0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