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上述的种种烦恼都不足挂齿。
苏轼的成就最主要在诗词方面,这些诗词中无不体现着乐观旷达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影响着后人。如《定风波》中,纵使道路布满荆棘但尚且“吟啸徐行”,遇到雨既不怕,晴也不喜,发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感慨,展示出一种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
2013.05.22 13:57:00
-
这三年便是那道高悬天空色彩斑斓的彩虹;如果说青春是一本厚重的书,那么大学生村官这三年便已为日后埋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苏轼在《定风波》中曾写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想说,回首三年村官路,也有风雨更有晴。不经历风雨洗礼的人生,不经历挫折打磨的人...
2013.08.26 17:13:00
-
生明白了读书为的是自己,而不是为父母、为老师。接着,王老师又带领学生一起学着吟诵了《题西林壁》、《赋得古原草送别》这两首诗以及《定风波》一词。王老师的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孩子们在他的带领下兴致高昂,学得也特别认真。在老师示范、学生齐诵、上台展示中,孩子们渐渐明白了...
2013.11.12 14:05:00
-
我们只想通过这次比赛让更多市民能够读词背诗,让我们老祖宗的宝贝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不说别的,就看青玉案、浪淘沙、江城子、定风波和满江红这五支进入此次决赛队伍的名字,就格外风雅。选手们个个满腹经纶,在大赛前两个环节“诗词接龙”和“依词背诗”中纷纷对答如流,吴...
2015.01.04 14:17:00
-
不是安于现状。我们只是需要努力认清这份平凡,踏实在低谷时守住沉稳,高处时守住淡薄;在上升时坚守慎独,下降时坚守率真。正如苏轼在《定风波》中词云:“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懂得平凡,方赢人生。让我们用三年青春,谱...
2015.05.20 10:56:00
-
110万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纳入棚改政策范围”,这是政府对未来一年工作成果的期许。实实在在的棚改措施,让人心里踏实了。
苏东坡在《定风波》中写道:“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在桃锰社区工作、生活近30年,这里早已成...
2015.05.25 10:21:00
-
110万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纳入棚改政策范围”,这是政府对未来一年工作成果的期许。实实在在的棚改措施,让人心里踏实了。
苏东坡在《定风波》中写道:“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在桃锰社区工作、生活近30年,这里早已成...
2015.05.25 10:21:00
-
风格,不同风格的语言背后,寄寓着作家不同的情感。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语言幽怨缠绵,寄寓了目睹杨花而惜春伤己之情;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语言雄壮超脱,则寄寓了身经风雨而潇洒旷达之情。
古诗词语言现象,例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
2015.10.19 17:02:00
-
成功逆袭,笑到最后,以总分200分第一名的成绩成功进入今晚《中国谜语大会》的总决赛。松陵文虎群中张家港谜家缪一松当即制谜:松陵小将挽狂澜(词牌名二)江城子、定风波!以致祝贺!苏州著名谜家汪寿林先生制谜“声声乐声迎凯旋(打一字)胜”期待吴江松陵一中元宵佳节再下一城!...
2016.02.22 13:53:00
-
十年。那么,苏轼给现代人的启发在哪里呢?我觉得,他对于现代读者最大的启示,就在于他诗词中展现的在逆境中的人生态度。我们来读他的《定风波》。他45岁那年贬到黄州,不久就开始开荒种地。可惜官府借给他的那块荒地太贫瘠,收成欠佳。于是朋友们劝他自己凑钱去买一块肥沃的地。朋...
2016.05.16 15: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