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48条,用时0.078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论范畴的唯物主义,即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总体责任”。他强调,不能因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就无视马克思依然持有属于“实在论”的本体论的观点,即依然坚持外在的物理世界相对于思维的独立存在。马克思在社会历史领域确实针对唯心主义将实在归结为先天的观念和抽象...
    2009.10.27 09:56:00
  2. 哲学家,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赴美国伦比亚大学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其哲学思想曾先后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实验主义哲学、新实在论哲学、马克思末义哲学等影响。他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主要奠基者之一,曾先后撰写了《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等...
    2012.08.02 16:33:00
  3. 对象方面说,理论哲学研究的是“事实”问题,尽管哲学家们对“事实是什么”具有不同的看法。基于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同,哲学家们也被分为实在论者和非实在论者。实践哲学研究的是“价值”问题,而价值是各种各样的,如政治价值、道德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等等,从而它本身又被分...
    2013.09.24 09:11:00
  4.   冯契(1915―1995),浙江诸暨人。1935—1944年,冯先生求学于清华,后在哲学研究中以清华“实在论”、逻辑分析与古今中西会通的治学理念为思想源头,接续传承清华学脉,创造性地建构智慧说体系,以此奠定其20世纪中国著名哲学家的地位。   早在七十年前,即1943年冯契先生跟随...
    2013.09.30 09:54:00
  5. 基本原理,对于今天认识“后现代史学”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黄进兴研究员认为,后现代主义的“文史不分”或允纳“虚构性”,与历史实在论大唱反调,更与中国传统的“秉笔直书”及西方“陈述事实”的史学精神大相径庭。归根结蒂,后现代史学呈现“语言迷恋”或“文本崇拜”的倾向...
    2013.12.23 13:59:00
  6. 渐史”。该丛书立足于19世纪后期以来的中西文化碰撞、交流与融合的时代背景,对包括基督教哲学、康德黑格尔哲学、唯意志论哲学、进化论、实在论、实用主义、现象学、分析哲学、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等思潮在内的西方哲学东传与影响中国哲学的历史进程以及中...
    2013.12.24 09:16:00
  7. 展开的。自皮尔士由语言开始,到布兰顿以语言结束,实用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语言”和“经验”的多次轮回,其间交织着心灵与世界、语义学与实在论、分析哲学与现象学等话题和视角的分歧、互动与关联,充分显示出实用主义叙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仅如此,古典实用主义者所阐发的一些重...
    2014.05.20 14:20:00
  8. 防范存在漏洞;另一方面,制度的复杂化也可能加大制度风险,并使技术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增大。   关于技术风险的基本属性。一些研究者从实在论和构成论的双重立场出发,探讨了技术风险的基本属性,认为技术风险是在实践中生成的,在实践中实现实在性与构成性的统一。技术风险具有社会...
    2014.05.30 08:27:00
  9. 防范存在漏洞;另一方面,制度的复杂化也可能加大制度风险,并使技术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增大。   关于技术风险的基本属性。一些研究者从实在论和构成论的双重立场出发,探讨了技术风险的基本属性,认为技术风险是在实践中生成的,在实践中实现实在性与构成性的统一。技术风险具有社会...
    2014.05.30 08:44:00
  10. 中国语文》上发表《“最”级层的多个体涵量》,对现当代作品中“最”的使用情况做过全面描述;2014年,我又在《语文研究》上发表《汉语事实在论证中的有效描述》,用大量例子进一步证明同类用法自古有之。例如:有十子,靖、庄最知名。(《周书》卷四二)城里有乌、吴、莫三位这等一...
    2015.04.02 08:08:00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