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最牛的政协委员”。孙达华解释说,“我是从最基层农村上来的,我知道老百姓最需要什么、最需要关心的是什么。”为此,他真正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关注民生成了他唯一不变的选择。
他在2007年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的上陈言的“固话月租费是霸王收费”的提案,引起舆论热议...
2011.10.17 15:42:00
-
齐声念着《弟子规》。这些孩子不过三五岁大,还只是学前班的年纪。此情此景,一下子让人记起出自这里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仿佛嗅到了历史的气味:几百年前,也真真切切地有这么一群孩童,同样是这样一幅琅琅读书的图景吧!
东林书院,北宋政和元年(公...
2012.02.08 11:04:00
-
隽永的励志精神,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东林党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无不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它们与新时代的“三创三先”精神共同构成了江苏地域精神的文明长河。“三创三先”在尊重和传承江苏地域精神...
2012.09.05 17:47:00
-
gin-bottom:1em;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
(特约摄影记者 姚卫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怎样才能过好七彩暑期假日,南通书城组织的亲子阅读活动,给放假的中小学生们以启示。
7月7日,16个孩子分别来自市区一附、二附、...
2013.07.10 11:02:00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怎样才能过好七彩暑期假日,南通书城组织的亲子阅读活动,给放假的中小学生们以启示。7月7日,16个孩子分别来自南通市区一附、二附、城中、实小、文亮等各个学校,其中既有市博物馆的优秀小讲解员,又有人民广播电台的小记者,既...
2013.07.10 18:40:00
-
兄妹最多的是《二十四孝图》:“王祥卧冰求鲤”“香九龄温席”“亲尝汤药”“鞭打芦花”等,以及明代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孟母的“断机杼”,李白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成为我们安身立命的座右铭。
当前,我国经济经过跨越式发展后,“黄...
2014.02.26 08:58:00
-
乐观主义。他们较少犬儒主义、怀疑主义。中国人慷慨好客,愿意区分政府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中国人也有一种宝贵的担荷意识,就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里面有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集中体现在下列这样一种说法中:“成为中国人是一种成就。”
樊:您在《克服美国与美国克服》中反...
2014.04.16 08:42:00
-
怀,无不说明中国传统士大夫普遍具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的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是将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家国情怀观表现得淋漓尽致。到了近现代,这种“关心”的精神传统依然跃动在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命中。中国近代...
2014.05.10 08:04:00
-
儒家思想,认为君子当自强不息,当以天下为己任,应该忧国忧民,所以东林书院最有名的就是门柱上的那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党人及其后人都是这样的一批爱国人士,比如王夫之,他协助南明抵抗清朝,抵抗了很长时间,后来南明灭亡后,不愿意留辫子,他躲到...
2014.07.07 08:47:00
-
林书院明清时代的鼎盛风貌。依庸堂曾是众师者学子研讨学问、例行讲会的圣地。堂上有楹联一副,便是脍炙人口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精神折射出的灿烂光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抱负,历经风雨依然扑面而来。老师、家长和学生情不自禁驻足凝神,激情涌动,高声诵读...
2014.12.10 1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