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4条,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可见孟子并没有不生孩子就是不孝的含义。汉代人赵歧对孟子这段话的诠解是:   于礼有不孝者三,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认为第一不孝,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即对父母无条件地屈从,容忍他们做...
    2014.04.29 13:25:00
  2. “上孝下悌”,“孝”是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经注疏》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事实上,也是在阐释孝的内涵,不能盲目顺从,要努力进取报国...
    2014.06.16 14:37:00
  3. 正就是如何处理人生纵横坐标的伦理阐释。“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这指的是社会横轴,对待族亲以义为标准,对国家忠诚尽事。“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即在家啃老,不愿或无能出外干事,和“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即宅家不婚,无子嗣祭奠先人,这两条都...
    2014.08.30 08:45:00
  4. 说明创作的缘由,便是答谢章士钊多次对自己的勉励。首句活用韩愈与弟子侯喜的典故。韩愈作名篇《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文中称侯喜“家贫亲老,无援于朝”,虽十多年科考,“竟无知遇”,韩愈“掩卷长叹”其文古、其志坚、其操贞,遂力荐其才。侯喜不负韩愈知遇之恩,官至国子监主...
    2024.02.25 2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