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6条,用时0.035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岁寒心”但却“不遇”于君王的士人。精确地说,“桃李”不是仅作为“丹橘”的“陪衬”,而是以“丹橘”的对立面或对照物的身分出现的。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关于“江清月近人” 刘永济先生《唐人绝句精华》:“第三句写远景,野旷...
    2020.09.02 10:12:00
  2. 最早关于“荒野景观”的解读。南北朝诗人谢灵运《酬从弟惠连》中的“野蕨渐紫苞”、《初去郡》中的“野旷沙岸净”,以及唐代诗人孟浩然《宿建德江》中提到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照人”等也都可视为古代先贤对于“荒野景观”的理解。此外,在中国古典造园中的“天人合一”“师法自然”...
    2022.03.30 15:22:00
  3. 旅行役的心情,孟诗在艺术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后人把他的诗风与盛唐另一位山水诗人王维的诗风并称之为“王孟”。这一篇和《春晓》《宿建德江》《过故人庄》等都是大家熟知的名篇,无愧“诗星”之誉。   在孟浩然这里,山水诗中的形象,已不再是山水原形的描摹,也不是在其中简...
    2023.08.21 17:04:00
  4. 贬夷陵途中的古风诗,隐含诗人旅中思归的情思。整首诗紧扣题旨,徐徐铺展。   首句直接点明时间地点,融入张继《枫桥夜泊》和孟浩然《宿建德江》意境;随后笔墨一转,移到舟外江上,通过明月悬空江的描写,表达人在旅途月作伴的孤独与“失江路”的迷茫;接着用拟人的手法,呈现作者...
    2023.08.21 17:17:00
  5. 互动式教学法,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朗读诗词,孩子们稚嫩而响亮的声音此起彼伏,仿佛春日里破土而出的新芽,充满生机与活力。   在讲解《宿建德江》时,老师细腻地剖析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绪。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仿佛随着诗人的笔触,漂泊在那静谧的江畔夜色中。谈及《饮湖上初晴后雨...
    2024.08.01 15:42:00
  6. 秋词》的深度解读之中。接着,老师引出 “月” 这一充满诗意与神秘的意象,瞬间点燃了学生们的诗心。 此外,老师还带领学生深入学习《宿建德江》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篇篇诗词,一句句词藻,同学们领略到诗词之美,感受到古人的思想与哲学,从中汲取养分,润泽心灵。 ...
    2024.12.03 14: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