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则是一种全新的道德原则,它建立在个人自我实现的基础之上,是对利己主义和自我牺牲这两种倾向的扬弃,超越于二者之上,而非二者之一的对立物。我们今天理解集体主义,也必须从这样的高度理解才行。而我们在过去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集体主义的理解都偏于简单化和庸俗化,更多地强...
2009.05.05 10:43:00
-
条,也不会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更不会向世界强行推销自己的发展模式,不会把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看做是非此即彼的对立物。
中国人在成熟。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十个结合”,中国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认识上更深化、把握上更深刻了。同时,在如何对待...
2009.07.02 11:25:00
-
关于廉政文化建设的针对性问题。廉政文化建设是针对腐败文化而言。从哲学的观点看,一个事物的存在总有它的对立面。同样,廉政文化的对立物就是腐败文化。反腐败斗争既是一场重大的政治斗争,同时也是一场十分艰巨的先进思想文化战胜腐朽没落思想文化的斗争,是廉政文化与腐败文...
2009.07.29 13:27:00
-
系”说实际上就是把欧洲体系与美洲体系相对立,暗含着美洲与欧洲的不同以及美洲的优越。美国在世界舞台崛起之后,则不再把自己视为欧洲的对立物,而是将自身装扮成西方文明的领袖,而这一文明的挑战者——希特勒德国和后来的苏联则成为“自由”的敌人、美国人心目中的“他者”。冷战...
2009.07.31 18:04:00
-
的关系、一种特殊的范畴、一种抽象的和永恒的观念来下定义,这只能是形而上学或法学的幻想”。
“私有制作为公共的、集体的所有制的对立物,只是在劳动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属于私人的地方才存在。但是私有制的性质,却依这些私人是劳动者还是非劳动者而有所不同”。人类经过了奴...
2009.10.21 16:39:00
-
用的方法。他还告诫说,“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第583页)。这里所说的方法,就是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根据经典作家们的论述,这种研究方法的要旨有以下几点...
2010.02.25 14:55:00
-
乃是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所谓对象、个别事物之存在本身“是什么”,已经不再滞留在人的考虑和意识之中。对立物消逝了,自我得到了充分的自由。黑格尔在《美学》中说:“从理论的关系方面看,客体(按指审美意识中的客体——引者)不是仅仅作为存在着...
2010.03.01 15:07:00
-
为,权力腐败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挑战了权力的秩序,但实际上却是严重侵吞并损害了权利(也即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民众才是腐败最直接的对立物,民众中深藏着反腐败的强大动力,应充分发挥民众对腐败的举报作用。此外,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民众虽有参与反腐的积极性,但...
2012.11.21 08:59:00
-
难言之隐。不发动群众,又要依靠群众,怎么依靠?始终没有找到路子。反腐败,群众想参与,缺渠道;想支持,少平台。群众本是腐败的直接对立物,群众本来是反腐败的主力军,却成了旁观者,作壁上观。 京华时报:结果怎么样? 李永忠:反腐败仅仅依靠专门机构的孤军奋战、单打...
2013.06.24 08:40:00
-
时也让权力正向运行获得了最深厚的群众基础。人类为权利而活,权力为权利而生。公民权利是政府权力的本源,政府权力是公民权利的派生物和对立物。政府权力的行使在任何时候都不得借口公共利益而侵犯公民权利,更不能为自己谋取特权。否则,人民就有权收回和剥夺当权者的权力。可以说...
2014.02.11 1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