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时吴国末帝孙皓,距今已有近1800年。碑文记录了公元276年宜兴发生大地震,孙皓以为此次地震是他统治天下的吉祥之兆,派人到当地举行封禅仪式,并在山顶巨石上刻字记录此事,这块巨石即为国山碑。国山碑碑文清晰展现了书法用笔由篆入隶、结字由圆变方的演化过程,是汉字发展史的...
2012.09.11 09:20:00
-
西汉文景时,采取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提倡节俭,政治开明宽厚,百姓安居乐业。之后的汉武帝具有雄才大略,但他生活奢靡,信神迷仙,封禅巡狩,大兴土木,出则千乘万骑,入则花天酒地。为应付庞大的开支,统治者横征暴敛,以致民不聊生,盗贼蜂起,西汉盛极而衰。再看唐朝的兴...
2013.01.05 10:39:00
-
西汉文景时,采取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提倡节俭,政治开明宽厚,百姓安居乐业。之后的汉武帝具有雄才大略,但他生活奢靡,信神迷仙,封禅巡狩,大兴土木,出则千乘万骑,入则花天酒地。为应付庞大的开支,统治者横征暴敛,以致民不聊生,盗贼蜂起,西汉盛极而衰。再看唐朝的兴...
2013.03.15 15:31:00
-
陶醉于山水之间的林和靖,厌弃世间的功名利禄,潜心体悟圣哲的道理。临终前,他留下了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诗:“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感怀言志,余韵不尽。
林和靖一生都没有娶妻生子,他在草庐的庭院中,种植了许多梅花,还养了一群气质高贵的仙鹤。徜徉在青山绿...
2013.06.07 14:35:00
-
顺利到达理想的彼岸,就少不了要多听批评意见。唐太宗李世民要修飞山宫,魏征批评他是走隋炀帝“不虞后患”的道路;唐太宗要去泰山行“封禅”大典,魏征指出这是皇帝崇虚名而国民受实害。唐太宗以魏征为镜,谦恭纳谏,终成“贞观之治”。封建开明帝王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共产党人...
2013.07.23 09:01:00
-
当世,惑乱黔首”,此处“诸生”就是“儒”。《史记》中使用“诸生”称谓凡33例,没有一例可以明确包含“方士”身份。除前引多例外,如《封禅书》“使博士诸生刺《六经》中作《王制》,谋议巡狩封禅事”;又《孔子世家》太史公曰:“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
2013.08.14 09:08:00
-
典籍汗牛充栋。其中古代史学特别关注社会典章制度和思想文化(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记载。司马迁作《史记》,其礼、乐、律、天官、封禅、河渠、平准八书,全面记载了汉武帝以前的典章制度。班固撰《汉书》,改书为“志”,成律历、礼乐、刑法、食货、祭祀、天文、地理、沟洫...
2014.12.22 09:53:00
-
登上皇帝宝座后,长期征伐“四夷”,“师出三十余年。天下户口减半”。在对外征伐的同时,对内又大兴土木、多次巡游、祭祀名山大川、举行封禅大典等,极大地增加了人民群众的赋税、兵役和劳役负担。到汉武帝晚年,社会危机极度严重。大臣徐乐向汉武帝指出,当时已出现“土崩”之势...
2015.05.18 08:00:00
-
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入展公示名单5月26日凌晨公布,我市如皋青年书法家吴建军的铁线篆书法《文心雕龙封禅篇全文》入展本次展览(入展作品图片附后),他也是我市唯一入展的作者。
“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作为我国书法界四年一度最高规格的综...
2015.05.26 14:06:00
-
国山碑与国山书院的历史渊源。
李为清向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打听、查阅资料才知道,在宜兴市善卷洞风景区的青龙山上,矗立着三国孙皓封禅的古碑,距今已有1733年了,是名副其实的江南第一碑。虽然在本地名气不算大,但是国山碑与创建于1881年(清光绪七年)的国山书院在日本和韩...
2015.08.14 1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