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88条,用时0.013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世界。《佛教大辞典》的“普度众生”条谓:“佛谓视众生在世,营营扰扰,如在海中。本慈悲之旨,施宏大法力,悉救济之,使登彼岸也。”由小乘的“自救”到大乘的“救他”,这种“普度众生”的精神,我认为也是具有“共通价值”的意义。   孔子的“仁”、基督教的“博爱”、佛教的...
    2009.05.04 10:48:00
  2. 姚启圣传》,载于《碑传集》卷十五),大量人口流离失所,“谋生无策,丐食无门,卖身无所,辗转待毙,惨不堪言”(陈鸿、陈邦贤:《莆变小乘》),“流离死亡者以亿万计”,仅粤东八郡死亡人数就达数十万。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写道:“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  ...
    2009.06.24 13:56:00
  3. 持的行为标准同样是儒家的“仁”。中国儒家文化在吸收了佛学的同时,也把佛学融合成为中国文化体系的一部分。佛学在印度、泰国,重视的是小乘小乘追求自我的解脱,到中国以后变成大乘佛教,讲的是普度众生,和儒家的“仁”有异曲同工之妙。“仁者爱人”,希望每个人都好,把儒家...
    2009.08.05 17:06:00
  4. 他不但著《会宗论》和《制恶见论》,而且还携经律论梵本520夹657部以及佛像、花果、种子等返国。后受命撰述《大唐西域记》,先后译出大小乘经论75部1335卷。公元650至665年,玄照、道希、明远等五位僧人也赴印译经求法或求取延年药。公元671年,义净又往天竺求法,得梵本经、律、...
    2009.08.21 14:08:00
  5. 大德性,同时也是儒家的大思想、大学问。由善及真,真善统一;由人道推及天道,天人合一是儒家文化的特色之一。   德有大德,有小德。佛教有小乘,大乘,小乘佛教,解脱自身;大乘佛教,普渡众生。孟子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独善其身”是小德,“兼善天下”为大德。大德者包孕...
    2009.09.07 15:15:00
  6. 发挥学校在文明素质教育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学校的影响与辐射作用,在各中小学校开展“建设和谐校园,做文明青少年”、“争当文明小乘客”、“敬老爱老助老”、“老少同乐””、“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 “我和爸妈共承诺--遵守《市民守则》”签字共勉活动等主题活动,...
    2010.06.08 08:32:00
  7. 进一步彰显。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拥有2480余年的建城史和1780多年的佛教文化发展史。从东吴到南朝,一代代译经大师在这里翻译了大小乘佛教经典约500部、2000多卷,使南京成为全国重要的译经中心、义学基地。南朝时,金陵城内讲坛遍布,法会听众如云。以建康为中心的南朝佛教...
    2010.06.13 18:10:00
  8. 市上下轰轰烈烈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解放路小学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针对该校坐公交车上学的孩子比较多的现象,开展了 “争做文明小乘客”活动。孩子们纷纷表示,响应学校提出的倡议,为建设美丽港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解放路小学一向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开展了“文...
    2011.06.02 09:39:00
  9. 每月5日成为“公交让座日”的倡议得到市城东中心小学鼓楼校区的积极响应。2日,该校号召小学生争做“文明小乘客”,进而带动家长文明乘车。 市城东中心小学鼓楼校区临近鼓楼路,有1000多名小学生每天乘公交车上学放学。该校提出“人人争做流动的文明之花,让每一个城东的孩子都成...
    2012.03.05 11:42:00
  10. 择,近期将刊登于学校《新苗月刊》上,用于扩大宣传。 实小有800多名小学生经常乘公交,该校开展“争当让座小明星”活动以来,文明让座在小乘客中已渐入人心。该校六(9)班侯千月在作文中写道,每天她都要乘15路公交车来往于学校与莲花一区之间。一天清晨,她和外公一起去上学,公...
    2012.03.22 15:39:00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搜索 上座部 南传 上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