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邻里和睦,说到小处是两家人不开心,说大了也影响整栋楼居民的心情,极为不明智。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圣人在春秋时期就强调了“和谐”在处理社会事务中的重要性,说穿了,无规矩不成方圆,不...
2014.12.08 15:48:00
-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30多个孩子正摇头晃脑地朗读着《论语》中的词句,这是日前在东台市西溪旅游文化景区晏溪书院内的一幕。
为进一步深化德法同行,今年暑假期间,东台市组织相关部门,举办弟子规夏令营,免费招收小学生,学习《论语》、《弟...
2015.08.11 09:03:00
-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30多个孩子正摇头晃脑地朗读着《论语》中的词句,这是日前在东台市西溪旅游文化景区晏溪书院内的一幕。
为进一步深化德法同行,今年暑假期间,东台市组织相关部门,举办弟子规夏令营,免费招收小学生,学习《论语》...
2015.09.23 09:12:00
-
在理念、原则上,还必须落实和体现在具体的制度、规矩上。在中国的古代,就是落实和体现在礼上。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一般人常以为,礼的功用就在区分尊卑贵贱。这样认识并不全面。区分尊卑贵贱只是礼的...
2016.03.24 09:46:00
-
对外追求和谐。尽管中华文明存在儒、释、道等不同流派,但中国古老智慧的核心精神均强调“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特别是儒家,是一种强调血缘宗法为纽带的伦理文化,重心灵启迪和社会秩序,核心是仁,强调“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孟子说,“天时不...
2017.04.05 09:12:00
-
子和而不同”,在日常生活中就表现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通过礼节的制约更好地实现和合,“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上合组织成员国都有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及价值观念,但其参与的目的就是为加强地区间的...
2018.07.05 09:20:00
-
子和而不同”,在日常生活中就表现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通过礼节的制约更好地实现和合,“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上合组织成员国都有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及价值观念,但其参与的目的就是为加强地区间的...
2018.07.05 10:09:00
-
现彼此合作共赢必须遵循的前提。中华传统文化还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共赢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由此可见,彼此尊重、共同遵守规则是国家间实现合作共赢的根本遵循。总而言之,中华传...
2018.10.09 09:21:00
-
现彼此合作共赢必须遵循的前提。中华传统文化还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共赢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由此可见,彼此尊重、共同遵守规则是国家间实现合作共赢的根本遵循。总而言之,中华传...
2018.10.09 10:36:00
-
德情怀和价值信仰。
2.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价值观
“和为贵”出自《论语》,“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和而不同”同样出自《论语》,“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
2020.03.27 09: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