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与手工业的生产力等方面进行的详细分析,指出中国与欧洲18世纪的经济实力、社会制度和科技发展都是大体相当的,而使欧洲成为经济中心的工业革命的产生则是历史的偶然。这对在中国学界甚为流行的西方文化优越论和中国现代性进程“冲击-回应”思维范式是强有力的反驳。宏观的中国学研究...
2009.02.20 15:00:00
-
未来5年内为英国创造40万个就业机会。
自2005年春天英国最后一家英资整车批量生产的大型汽车工业公司——罗孚公司宣布破产之后,这个工业革命的始祖地就已跟当今世界汽车一线名牌说拜拜了,舆论界和工业界甚至还担心,英国将与自有汽车工业时代说“拜拜”。只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2009.04.14 16:21:00
-
泽东、邓小平这样一代伟人,中国革命和建设才取得历史性的成就,实现了历史的飞跃。比如,近代的英国,正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开启了一个工业革命的新时代,生产力大幅提升,英国也一夜崛起,称霸全球。再比如,我们的浙江义乌,就是一个个小商品起家,进而做大做强,进而成就了义乌小...
2009.04.22 13:43:00
-
仅仅是暴力和破坏,而且是变革和创新,是一种使传统社会现代化的手段。革命在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美、法国等革命运动与工业革命相结合,形成了推动社会巨变的巨大冲力,使西欧、北美局部地区卷入世界第一次现代化的大浪潮中。
辛亥革命后伴随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2009.04.22 15:12:00
-
现象,展现了体制内一些人描绘的中国从企业到土地的私有化的全景图。并且,在这种市场经济中,是没有任何社会福利和保险的。虽然,就是在工业革命时期的原始资本主义时期,由于教会的影响,欧洲也有救济穷人的一点福利制度。
显然,经济思想史告诉我们,“思想”入到这里面去,并非...
2009.04.27 09:30:00
-
决经济衰退的方法之一。
一时间,英国政府从首相到大臣们都对此津津乐道,大谈特谈,为绿色新政造势。商务大臣曼德尔森爵士称其为新工业革命,说英国未来将不存在“高碳发展”,都纷纷试图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媒体出现批评声音
但是英国的媒体有些并不认同布朗新...
2009.04.27 09:29:00
-
高端制造业的投资在增加,比如说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等,新技术产业增长是这次金融危机之后引擎式的产业。到现在为止人类有三次大的工业革命,18世纪70年代,19世纪,上个世纪,这次危机之后应当有第四次新技术产业革命。2003年以后,新能源的发展变得很重要。生物医药在我国有很...
2009.05.27 15:46:00
-
周期性危机从危害生命的黄热病,转换为偶尔的盗汗和发烧——用点儿“经济政策奎宁”,就可以对付这些疾病了。
马克思也跻身最早理解工业革命意义的思想者之列。在其巨著《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除非一个人有很多奴隶,或者他有“代达罗斯的塑像、赫菲斯托斯的三脚祭坛之类的...
2009.05.27 15:48:00
-
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农业文明阶段,中华民族一直处于世界的中心地位,经济总量长期占据世界总量的1/3以上。但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率先掀起了工业革命的浪潮,更早开启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程。在这场巨大而深刻的全球性变革中,中国却没有踏上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快车,从而在近代...
2009.05.27 15:53:00
-
占365万岗位多少比例,恐怕仍不能做乐观猜测。
实际上,大多数欧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都经历过解决“农民工”就业的过程。作为工业革命先驱的英国,最早遇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量“农民工”需要就业的难题。英国解决“农民工”就业的做法,是欧美国家的典范和榜样,其中...
2009.06.05 09: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