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863条,用时0.013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之“纪”不同于“祭”,更不同于“公祭”。   祭是国之大事,道之大统、礼之根本。早在夏商周三代就已认为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说文解字》解释“祭:祀也。”段玉裁注:“统言则祭祀不别也。”作为一个古老的国家传统,祭祀是其公共生活的一部分...
    2009.04.01 09:47:00
  2. 虽然天作为一种不言而喻的、不证自明的终极根据,仍旧左右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但天人关系中天的神秘色彩开始弱化,人的位置逐渐凸显。《左传》载史嚚之言:“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一者也,依人而行。”(庄公三十二年)天神依从人,意味着人事成...
    2009.04.09 13:58:00
  3. 人性是什么”的具体观念的前提追问。   中国人性论思想史中的文化资源,所承载的内容与意义绝不止于“人性是什么”的具体观念。   《左传·成十三年》:刘康公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2009.04.16 13:40:00
  4. 语》中一字不提”,因为《论语》不是孔子一生行事的总记录,可能有些话没有收录进去,不能认为《论语》中没有便是假造。过去曾有人因为《左传》中不提孙武,便否认吴国将军、《孙子兵法》作者孙武的存在②,这是同样没有道理的。   (五)《老子》成书在秦汉之际。   老子是春...
    2009.04.28 12:55:00
  5. 态一直都呈现着南北各异的基本格局,构成了被学术界称作南北属区的两大板块。   我国民族音乐南北各有特征的局面,早在周代就已存在。《左传·襄公九年》记录音乐家师旷说过的话中就有“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之语,表明他既能歌北方之曲又能唱南方之音的卓越音乐才能。《诗经·小雅...
    2009.06.05 10:15:00
  6. 日本的国粹主义的启发和影响,所以《国粹学报》初办时反复提到日本志贺重昂、三宅雪岭等人的思想主张。章太炎、刘师培在研究《春秋》和《左传》时,也注意到日本星野恒等人的观点和研究方法。稍后柳诒徵撰写《历代史略》,明显对那珂通世的《支那通史》有所借鉴。   尽管日中关系...
    2009.06.10 16:16:00
  7. 公十五年》)的现象。当时社会物资匮乏,统治者却奢侈浪费、横征暴敛,使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总之,“周之子孙日失其序”(《春秋左传·鲁隐公十一年》),以周天子为“天下之大宗”的宗法等级政治体系四分五裂,出现了“礼崩乐坏”的乱世局面。   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社...
    2009.06.19 11:20:00
  8. 洪县东南,现已没入洪泽湖中。而后之泗水下游入淮河道,南宋初建炎二年(1128)为黄河所夺,其与淮河交汇处,在今淮安市清口。   ②《左传》哀公九年及杜预注。   ③《国语·吴语》。   ④《水经注》卷二十二《渠注》及所引《竹书纪年》史料。详见拙文《鸿沟水系的开凿及其通...
    2009.07.08 11:28:00
  9. 则是兼通经史的一代宗师;元和惠栋,自祖父周惕开始治《易》学,父士奇继之,至惠栋终于大成。此外,常州庄氏治公羊学、扬州刘氏累代治《左传》,也都是著名的文化世家。可以说,正是有这样一些文化世家,江浙地区才能在明清以来的学术文化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反观湖北,“里无素...
    2009.07.09 15:24:00
  10. 于春秋后期孔子以后,确切地说,是自老子、孔子、墨子开创道学、儒学、墨学之后,诸子才勃然兴起。而孔子之时管仲事迹已经广为流传,这可从《左传》、《论语》、《墨子》、《晏子春秋》中对管仲的事迹介绍及各诸侯国君臣、百姓尤其是齐景公及晏婴对管仲的敬仰与崇拜中得到证明。另外《...
    2009.07.23 16:1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