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35条,用时0.056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义又并不认为经济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惟一决定因素,而是强调社会各种因素在历史发展的复杂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恩格斯在1890年9月致约·布洛赫的信中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
    2009.03.16 15:46:00
  2. 马克思的“人”与“异化”理论出发,在批判资本主义异化的同时,倡导一种“人”的解放的哲学。在这方面的探索中,出现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布洛赫、马尔库塞、早年列菲伏尔、弗洛姆、萨特等人是这一主题研究方面的重要代表。但与古典哲学从“类”出发的“人”的哲学不同,这一时期的人...
    2009.05.05 10:43:00
  3. 专著,也是美国文学批评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该书的作者是时下公认的最有声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中国学者熟识的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在书中,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主要理论家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库塞、布洛赫、卢卡契、萨特等人的理论进行了评述。...
    2009.11.17 15:40:00
  4. 新鲜事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恩格斯就曾从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视角出发,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合力论”思想。他在1890年9月21—22日致约·布洛赫的信中作了这样的阐述:“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
    2010.01.21 13:39:00
  5. 想。不同于传统的生产史或者技术史重生产过程以及技术分析的路径,劳动史更强调对人的关注,注重对社会层面的分析。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洛赫与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社会史学家霍布斯鲍姆都是劳动史研究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尤其是霍布斯鲍姆,他于20世纪中叶完成的《劳动者》《工业与...
    2014.06.11 14:37:00
  6. 刻的印象,有几位学者都将学术视野聚焦于重要学术人物或著作上,如姚大力对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的研读,清华大学教授张绪山对布洛赫《国王神迹》的解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顾卫民对英国史学家博克塞及其葡萄牙海洋帝国史的研究,夏继果对布罗代尔《地中海世界》和阿布拉菲...
    2014.06.13 14:38:00
  7. 下几个方面的理论品格。   坚持历史性、现实性与未来性相统一   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观,必须立足现实、关注现实问题。法国历史学家布洛赫曾说过:“在历史学家审阅的所有画面中,只有最后一幅才是清晰可辨的。为了重构已消逝的景象,他就应该从已知的景象着手,由今及古地伸出...
    2014.07.03 09:27:00
  8. 国旗”形状的印戳。在法国沦陷时期,费弗尔还出版了其他著作,它们也经历了类似的程序。相比之下,这一时期年鉴学派的另一位创始人马克·布洛赫未有任何著作“正式”出版。他把笔当枪使,走上公开反抗纳粹的道路,最终因之而失去了生命。对于布洛赫的“激进”言行,费弗尔似乎不太认...
    2015.04.18 08:16:00
  9.   “告诉我,爸爸,历史有什么用?”这是20世纪40年代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马克·布洛赫的小儿子问父亲的问题。布洛赫竟一时语塞。而这一萦绕不去的追问,直接导致其名著《为历史学辩护》的问世。时至今日,这一追问依然是摆在学术界和社会大众面前的重大课题。   “历史研究是一切...
    2015.11.11 09:14:00
  10. 一个连续文明体存续和更新的角度出发,重塑一个完整的“中国形象”。循此前进,或许可以找到一把理解中国的钥匙。   法国年鉴学派先驱布洛赫曾感慨:“我们对于自己、对当今世界也未必有十分的把握,难道就这么有把握为先辈判定善恶是非吗?”所以,他更看重“理解”。另一位法国历...
    2016.11.29 08:58:00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