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14条,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常见的例子是反倾销诉讼和以技术安全标准为借口的保护主义。以增加银行资本金为借口,导致资金回流的金融保护主义也悄然流行。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近日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对当下的保护主义提出如此警示:那种“走前门”的保护主义不再可能,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那些“走后门”的保护...
    2009.04.01 09:16:00
  2. 安保、经济全球化、改革联合国和加强全世界法治的关系。2000年联合国千年大会秘书长在所作报告中全面阐述了有关全球治理的问题。克林顿和布莱尔在提出“第三条道路”之后,很快注意到与“全球治理”的关联,将“全球治理”作为主张“第三条道路”政党的国际战略,目标是“运用人权武器...
    2009.04.14 16:58:00
  3. 进行了批判。   戈登·布朗曾经执掌英国的财政大权十年,在他的十年间,英国经济实现了低通胀、低失业率、低利率和高增长的奇迹。他和布莱尔一样原来都是工党的政治希望之星,但却委屈地在布莱尔政府做了十年的幕后英雄。与布莱尔的高调相比,做了近两年首相的布朗则一直显得非常低...
    2009.04.27 09:29:00
  4. 政府管理理念的变革和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在《新政治文化》一书中,克拉克指出,新政治文化主要反映的是工业化世界的偏好,克林顿、布莱尔、施罗德乃至现在的奥巴马等国际政治中的风云人物都是新政治文化的代表人物。   新政治文化的主要特色。   1.弱化派别界限。在阶级政治...
    2009.07.21 10:32:00
  5. 港举行,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和英国王子查尔斯、首相布莱尔等出席仪式。   7月29日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农业示范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陕西成立。   9月2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
    2009.10.12 11:35:00
  6. 是右翼政党都着眼现实,应对危机的政策主张逐步接近,在发展理念上淡化左、右色彩,避免走极端。   20世纪90年代中期,英国工党上台,布莱尔首相吸取保守党和工党过去执政的经验教训,提倡“第三条道路”,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既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的动力机制,又重视公...
    2009.11.10 10:51:00
  7. 组织改革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工党理论和政策调整的前提。1983年金诺克上台后,开始对工党的组织结构和决策体制进行改革,中间经过史密斯,到布莱尔最终完成这一改革。英国工党的组织变革,始终围绕着扩大党员的权利和作用、削弱工会等党内团体的力量和影响、加强党的中央领导层的权威和...
    2010.02.04 11:34:00
  8. 日前表示,英国将继续“积极参与”欧盟事务,但不会加入欧元区,不同意德国提出的对欧盟条约的修改建议。需要注意的是,恰恰是布朗在担任布莱尔工党政府财政大臣时,力主英国暂缓加入欧元区,使得英国至今依然使用英镑。因此,英国新一届政府在处理与欧盟关系上,不会有与上届政府完...
    2010.06.03 10:33:00
  9. 是枪支泛滥。也门流落民间的各种枪支约6000多万件,也门与沙特的边境线也是武器走私的重要通道。去年2月,时任美国国家情报总监丹尼斯·布莱尔在国会作证时表示,也门正日渐成为“基地”组织的新基地。   但是,也门的恐怖威胁不是近期才有的。早在“9·11”事件前后,也门就先后发...
    2010.11.04 15:04:00
  10. 一套理念掌握了群众,变成了力量,变成了旗帜,于是变成了纷争的缘由,变成了假公济私的招牌,使得对于真理的探讨变成强权的较量。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英国国会作证时说,对于“九一一”事件的反应,必须强有力、清晰、不可抗拒,就是一例。二、原来只有窃物窃财者,有了圣人就有了窃旗帜窃理念...
    2011.02.01 08:34: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