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88395条,用时0.103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畅通性,非常关键。防止群体性事件再次发生关键是建立畅通的利益诉求渠道、有效的谈判协商机制,在平等、法制的轨道内解决利益冲突;要把应急能力的建设更多地转化为日常管理能力的加强。去年重庆市政府正是采取直接和民间面对面对话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出租车罢运事件。事件发生...
    2009.02.19 10:35:00
  2. 亦显示了我国公民责任自觉的巨大进步。   第一,公民抗震救灾行为的广泛自发性。这次抗震救灾,除了高效有力的组织行动、快速启动的应急机制外,我国公民身上最大的亮点,是人们快速地、广泛地、自觉地、自发地行动起来,投入抗震救灾的行动。从大地颤动的那一刻,不需要动员...
    2009.02.19 10:18:00
  3. 吞吐调节机制,建立“稳定基本储备,丰收增储、欠收减储”以及“降价吸储、涨价抛储”的动态管理机制,对市场价格形成有效引导。加强食品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切实保障粮油食品供给不脱销不断档。三是要建立健全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密切跟踪国内外市场形势和变化趋势,完善粮食供...
    2009.02.20 15:20:00
  4. 毅中,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等陪同下,贺国强深入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国化工集团等中央企业的工厂车间、科研院所、生产指挥中心和应急指挥中心,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情况,看望企业干部职工。他指出,近年来广大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加快结构调整,改善企业管理,推进技术创新...
    2009.02.23 10:15:00
  5. 这里的社会建设包括:1、社会体制的伦理基础、普惠式社会保障制度;2、社会上下各组织细胞具有抗逆力,公民社会得到发育发展;3、风险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正规化、系统化、专业化,包括有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4、管理战略的完备性、预见性、可操作性和无缝隙性;5、有发达细密...
    2009.02.23 10:26:00
  6. 党中央针对国内出现的严重冰雪和强烈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精神,举国动员,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形成了快捷高效的灾害应急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夺取了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针对国际上剧烈的金融动荡和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因素,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009.03.07 15:29:00
  7. 项目,2006年),“江苏人文精神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重点招标课题,2005年),“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与应急管理体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2006年)   冯必扬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社会竞争和社会风险。研究的成果主要有:《来自竞...
    2009.03.07 19:42:00
  8. 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学科带头人。2005年以来主持的重要社科理论研究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研究》,资助经费50万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资助经费20万...
    2009.03.07 19:50:00
  9. 江苏建设,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和谐村庄、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完善“大调解”、“大防控”、“大信访”体系,建立健全维护稳定、应急反应、考核评估三大机制,促进社会管理不断完善,努力实现生产安全、社会安宁、生活安定、百姓安居,使江苏日益成为一个生活富裕、社会和...
    2009.03.09 14:10:00
  10. 对危机重大决策民主程序,危机处理中广泛征求社会意见,进一步拓宽民主决策渠道,严格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推动科学决策;建立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和反应机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队伍,并加强对公众的危机教育;现有的干部考核机制造成了许多长期改革措施难以推行,应该建...
    2009.03.09 13:35: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