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
王守仁生活在朱元璋建明后一个半世纪左右的社会,历经宪宗、孝宗、武宗和世宗四帝。在这一时期,明代政治与社会在守成中纲纪废弛,政治腐败,人心涣散,乱象环生。明武宗正德时期更是各类矛盾的多发期,民众的武装反抗和王室的叛乱此起彼伏。正德十四年(1519),在南昌...
2009.06.03 16:40:00
-
更加可怜,庶族、平民人才的缺乏也就可想而知了。
与官学和私学的全面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士族家学反而兴盛。汉以来“学校制度废弛,博士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10]尤其是东晋以后,家学更趋繁荣,出现了“士大夫子弟,数岁以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
2009.06.19 11:06:00
-
理体制、经营机制、竞争手段和服务理念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中出现可有可无,不受重视,政工队伍松散,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废弛的局面。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加大,矛盾和问题也更加显现。
3.对象个性化 随着金融业的机制转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发生了新变化...
2012.12.10 17:08:00
-
军事斗争准备指明了方向。历史经验证明,战争与和平,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越是武备废弛、精神懈怠,战事越有可能发生;越是枕戈待旦、厉兵秣马,越能保持长久和平。和平并不等于安全,发展也会蕴含风险。当前我国安全形势复杂...
2013.05.14 18:32:00
-
用人不公是最大的腐败。我国历史上用人不公一是表现为用人重亲属、重门生、重朋党、重同乡,选拔出于个人爱憎、私利而非公心。汉代吏治废弛时,选举不实,被选举者多出自权势之家;地方长官选人,或选自己的亲戚,或选贿赂者,或选一些年纪轻,将来能报答自己的人为官;真正的贤...
2013.05.23 08:51:00
-
员,依然陶醉在全盛的喜悦中,甚至对敢于揭露真相者予以重惩。像乾隆五十五年,内阁学士尹壮图奏地方亏空甚多,“各省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商民半皆蹙额兴叹,各省风气皆然。”乾隆帝见后,勃然大怒,责其“莠言乱政”,“以捕风捉影之谈,为沽誉邀名之举。不但诬地方官以...
2013.07.11 08:56:00
-
发“破窗效应”,人人都会视制度为无物,逾规逾矩、践踏制度,制度威信将不复存在。
纵览古今,历朝历代无不兴于纲纪有序而衰于纲纪废弛。“商鞅徙木立信”提升制度公信力和执行力,用强有力的变法推动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视国家安全制...
2013.10.29 08:49:00
-
既是封建制度本身的悲哀,也是皇权政治机体腐败的必然结果。历代反贪制度层出不穷,条文越来越细,但制度的漏洞也越来越多,最终出现制度废弛、贪腐不止的局面。古代廉政制度建立在封建体制架构之下,因此无法根治产生于封建皇权政治体制下的腐败。
借鉴古代廉政制度文化的有益...
2013.11.19 09:05:00
-
表团审议和政协少数民族界联组讨论时,总书记多次告诫,生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政治纪律,多少纪律,问题是执行得不好,纪律松弛,有的废弛,大家觉得纪律是稻草人,不在乎,我们现在就是要严明纪律、严格纪律。再有就是要有敬畏之心,没有敬畏之心,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无所谓,肯定是...
2014.03.13 07:13:00
-
“逆道而亡”,警示我们牢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必须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由于政治短视和历史局限,大顺军攻克北京后,军纪废弛,任意妄为,士兵“充塞巷陌,以搜马搜铜为名,沿门淫掠”,致使人心离散,甚至败退时遭沿途百姓截杀。道是正义,是仁政,更是民心。当前...
2014.04.11 08: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