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0条,用时0.03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他参加了在扬州珍园举办的“全国第三次古琴打谱会”,演奏《墨子悲丝》琴曲,香港名士饶宗颐在听完演奏后,在诗文中颇有感慨地写道:“废池乔木扬州地,不是悲丝也白头”。   此外,至今活跃于扬州音乐界的琴人、泰州姜堰溱潼人戈弘,当代泰州洞箫演奏家、古琴家戴树红,现为上海民...
    2014.05.26 10:00:00
  2. 无计的经历。   如果说唐代扬州因“烟花三月下扬州”留下了繁盛的印象,宋代扬州则充满了战争气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扬州,“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南宋词人姜夔的《扬州慢》,成了兵荒马乱扬州城的真实写照。   考古发掘   上世纪80年代勘察试掘   初步了解宋三城的...
    2015.04.28 10:08:00
  3. 一则传奇。   □刘宋内乱,繁华广陵沦为芜城   □梁末侯景作乱,兵火殃及广陵   □唐末争夺割据,扬州城雪上加霜   □金兵南下,废池乔木厌言兵   □“扬州十日”,古城沦为人间地狱   □太平天国战火,扬州盛世繁华不再   自咸丰三年(1853)二月至八年(1858)九月,太...
    2015.05.05 09:19:00
  4. 一则传奇。   □刘宋内乱,繁华广陵沦为芜城   □梁末侯景作乱,兵火殃及广陵   □唐末争夺割据,扬州城雪上加霜   □金兵南下,废池乔木厌言兵   □“扬州十日”,古城沦为人间地狱   □太平天国战火,扬州盛世繁华不再   自咸丰三年(1853)二月至八年(1858)九月,太...
    2015.05.05 09:19:00
  5. 傥的诗情还在。   姜白石一路前来,来到这座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一眼望去,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看外在风景,都有沧桑之感,多么惊心的画面啊。一座城池,什么才是真正的魂魄所在?是精神,所以姜白石最后的目光,还在蓬勃的...
    2015.07.13 08:43:00
  6. 经典。   风雨沧桑宋夹城,摇身一变城市“新名片”   提起宋代的扬州,人们往往难言到底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风物繁华,还是“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的无限感伤。素以风流雅致闻名的扬州在宋夹城面对外敌的入侵突然间激发出了潜在的血性和勇气,变成了一座英勇不屈的英雄城。...
    2018.01.24 16:29:00
  7. 城阅兴废,雷塘几开塞。”),衰落时几乎被夷为“芜城”(参南朝宋 鲍照《芜城赋》:“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颓”;宋 姜夔《扬州慢》:“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繁华时又几乎领标全国,这一独特经历在国内所有城市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令人称奇的是,扬州不仅繁华时“夜市千灯照碧...
    2019.08.29 16:09:00
  8. 吴王夫差以邗沟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河流。自此,春秋筑城,汉置郡国,隋通运河,唐开港埠,至宋元烽火,明清兴衰,扬州几度富庶繁华,历尽废池乔木。 “这是一座通史式的千年名城,兴衰与大运河息息相关。”知名运河文化学者顾风说。扬州曾凭借漕运之利成为“南北要冲,百货所集”,后随...
    2023.06.20 18:15:00
  9. 启了扬州因“运”而生、因“运”而盛的历程。自春秋筑城,汉置郡国,隋通运河,唐开港埠,至宋元烽火,明清兴衰,扬州几度富庶繁华,历尽废池乔木。仅在唐代就有150多位诗人写下吟咏扬州的诗篇超过400首,从张祜笔下的“十里长街市井连”到杜牧吟诵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尽显当时中国...
    2023.07.06 10:16:00
  10. 启了扬州因“运”而生、因“运”而盛的历程。自春秋筑城,汉置郡国,隋通运河,唐开港埠,至宋元烽火,明清兴衰,扬州几度富庶繁华,历尽废池乔木。仅在唐代就有150多位诗人写下吟咏扬州的诗篇超过400首,从张祜笔下的“十里长街市井连”到杜牧吟诵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尽显当时中国...
    2023.07.06 1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