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527条,用时0.066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对近代西方宪政认识的偏差和对近代西方权利思想的误读;在实践上则表现为清末民初宪政之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的缺失。      [关键词] 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清末民初;宪政困境      从康梁到孙中山,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清末民初的宪政转型均告失败:1898年的百日维新只...
    2009.03.09 15:13:00
  2. (国维)后未见此等著作”,顾颉刚则称赞其为“民国以来战国史之第一部著作也”。《刘向、刘歆父子年谱》以论证完整的二十八个不可通驳倒康有为的名著《新学伪经考》。西南联大时期的《国史大纲》采取绵延的观点了解历史之流,阐扬民族的文化史观,当时公认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晚年...
    2009.04.02 13:26:00
  3. 至于崔述,他对西周以前的历史和孔子事迹,作了大量的《考信录》,许多失真的记载被他一扫而空。顾认为这“是一件大快事”[4]。清末康有为的今文经学,也曾给顾以巨大的影响。康的《新学伪经考》,论证古文经都为西汉末刘歆所伪造。顾认为此说“完全建立于历史的证据上”;康的《...
    2009.04.28 12:55:00
  4. 学的碰撞、交流、融会,促成了中国哲学从古代形态经过近代形态向现代形态的历史性转变。具体地说,从19世纪中期的龚自珍、魏源到19世纪末的康有为、谭嗣同、严复,是中国哲学的近代形态从发生到向现代形态转变的时期。严复建立起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完全近代意义的哲学体系,这个体系同时...
    2009.05.04 11:04:00
  5. 出过种种主张,进行过激烈斗争。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都看,千辛万苦、如饥似渴地向西方寻求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孙中山,都是这样的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如陈独秀、李大钊,包括毛泽东,当时学的也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即所...
    2009.05.27 15:16:00
  6. 务运动,企图在不根本改变封建制度的条件下,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以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结果在中日甲午战争的炮火中破灭。后来又有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维新变法,冀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通过推动自上而下的改良,以实行资本主义化的政治和经济纲领,结果只维持一百来天,就...
    2009.06.05 10:27:00
  7. 考题,没有成功。农民领袖洪秀全建立拜上帝会,发动金田起义,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席卷半个中国,也没有成功。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康有为、梁启超,试图通过政治体制变革,实行君主立宪制,来解决这两大问题,百日维新,一事无成。要说有作为的,就是孙中山先生,以他为代表的...
    2009.06.10 15:56:00
  8. 学术的转型,有两个地方,一是北京大学,一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近代吸纳了一大批大师级学者,清华大学有国学研究院。近代的文化巨子如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严复、蔡元培、刘师培、王国维等,都对国际学术界有重大影响,因此,对转型期的代表性人物和代表性著作,都值得整理。...
    2009.06.30 16:01:00
  9. 案和设想。   最初,洋务派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试图在不变更大清王朝根基的前提下继续走封建皇权之路,结果,历史抛弃了他们。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发动戊戌变法运动,试图将中国引向皇权资本主义,结果,历史同样抛弃了他们。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和早期的中国...
    2009.07.02 11:25:00
  10. 学术的转型,有两个地方,一是北京大学,一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近代吸纳了一大批大师级学者,清华大学有国学研究院。近代的文化巨子如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严复、蔡元培、刘师培、王国维等,都对国际学术界有重大影响,因此,对转型期的代表性人物和代表性著作,都值得整理。...
    2009.07.06 10:26: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