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了。在古代称为“科举制度”,而现代则称之为“高考制度”。科举,就是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也叫“开科取士”。中国的科举制度创立于隋代,完善于唐代,发展于宋代,中落于元代,鼎盛于明代,终结于清代。科举制度建立以后,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2010.12.17 09:09:00
-
的事业,也有赖于其年轻时立下的志向。他在20岁后立志学圣贤,为此还改号“涤生”,意思就是要荡涤旧染的污秽,以获得新生。
自隋唐开科取士以后,读书应仕、猎取功名成为大多数读书人的终极目标。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就是一个醉心功名的读书人,43岁考上秀才方作罢。曾国藩虽自幼从...
2014.07.10 08:50:00
-
苏州状元博物馆昨起免费开放
中国江苏网11月21日讯 (记者 吴梦奇/文 蒋世颖/摄)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状元之乡”的苏州产生了五十位状元,数量遥居全国之首,状元也成了古城苏州一份特殊的文化遗产。昨天上午,在钮家巷3号,依托乾隆年间苏州状元潘世恩故居,由苏...
2014.11.21 08:56:00
-
样的高度来观察,这次改革正是用正向激励,让“地基中的钢筋”更加坚韧有力。
其实,职级与职务分离,也汲取了中国传统的治理经验。开科取士之后,如何既能吸收精英群体进入执政序列,又能妥善安排执政精英?于是就有职能性和品位性官职的区别,职能性官员负责具体的行政管理,而品...
2014.12.04 09:05:00
-
样的高度来观察,这次改革正是用正向激励,让“地基中的钢筋”更加坚韧有力。
其实,职级与职务分离,也汲取了中国传统的治理经验。开科取士之后,如何既能吸收精英群体进入执政序列,又能妥善安排执政精英?于是就有职能性和品位性官职的区别,职能性官员负责具体的行政管理,而品...
2014.12.04 09:05:00
-
样的高度来观察,这次改革正是用正向激励,让“地基中的钢筋”更加坚韧有力。
其实,职级与职务分离,也汲取了中国传统的治理经验。开科取士之后,如何既能吸收精英群体进入执政序列,又能妥善安排执政精英?于是就有职能性和品位性官职的区别,职能性官员负责具体的行政管理,而品...
2014.12.04 14:03:00
-
这座城市里,新城与老城和谐共处,传统与现代杂糅交融,谁也没有打扰了谁。
3她养育了多少英才亦吸引了无数豪杰
自隋唐代开科取士以来,常州共出过9名状元,1546名进士,近现代史上的名人义士更是不胜枚举,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三次到天宁寺拈香,东坡先生选择常州终老...
2015.09.22 15:10:00
-
持
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元朝举行第一次科举,此时距开国已42年,离亡国仅55年。元朝共举行会试13次。终元世祖之世,一直没有开科取士。元政府各级、各单位中的首长均为蒙古人。蒙古人和色目人另开一科,有专门的试题,而被录取人员只能在基层组织中任闲职。显然,这种科举对...
2015.12.15 08:30:00
-
持
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元朝举行第一次科举,此时距开国已42年,离亡国仅55年。元朝共举行会试13次。终元世祖之世,一直没有开科取士。元政府各级、各单位中的首长均为蒙古人。蒙古人和色目人另开一科,有专门的试题,而被录取人员只能在基层组织中任闲职。显然,这种科举对...
2015.12.15 08:30:00
-
科举与社会文明”“科举制的国际影响”5个板块,利用展品、文物、图片、模型等,全方位地展示了科举制度的历史变迁,生动地再现了自隋朝开科取士到清末废止科考,科举制度1300年的兴衰史,让观众能正确客观地了解中国科举制及其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该展览中有清代雍正十一年状元...
2016.03.29 09: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