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找的是不是:意见  已建  易剑  疑见      
找到相关结果约82条,用时0.03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讨论和交流找到共同点、在一些方面达成共识,同时若在另一些方面有分歧、达不成共识,则各持己见、保留异见,这是交流的第三种境界或层次;第四是“增进友谊”,就是学术讨论、争论无论怎样热烈、激烈,有怎样的学术观点上的分歧,都不妨碍争论双...
    2009.11.17 14:39:00
  2. 另一方面,联邦调查局得到拨款之后,加速了部署、使用“食肉动物系统”的步伐。   1997年,始终关注如何避免让现代技术转化成为压制异见工具的非政府组织欧米伽基金会向欧洲议会下设的科学与技术手段评估委员会递交了题为《政治控制技术的评估》的报告。在报告中有一个独立的章...
    2010.05.11 10:28:00
  3. 的教化功能就是让受教育者进行发散性思维,而不是被条条框框禁锢。我们的教育应当而且必须有这样的自信,容许你有不同观点且让你发表观点,并且能用说理而非扣帽子的方式来说服持异见者。如果我们的教育缺少这样能直面一切质疑的自信,那恐怕才是最大的“政治不正确”。 (贺方)...
    2010.07.07 08:39:00
  4. 到世界之精彩和生活之无奈两者并存并立的现实复杂状况。   在《西游漫记》中,作家也以纪实的风格写下了多彩世界中的诸多令人无奈的奇异见闻。比如,他在访问泰国时写下的《走进神秘的金三角》、《帕堤雅的奇异风情》等,就如实写出了 “金三角”的可怕景象。写荷兰的几篇作品,...
    2012.04.16 10:15:00
  5. 大报告正是努力通过“让每个人有所期待”来凝聚一个国家的共识。人们在很多方面都有分歧,但在增加收入共同富裕上没有分歧,反腐败上没有异见,追求民主上没有异议,建设法治上也没有不同。人心思改革,人心求变化——这就是共识。如果民众在这些问题上有了共同的期待,人心也就有...
    2012.11.15 15:17:00
  6. 谋求社会支持的能力,培育国家与社会的良性沟通机制。   第一,加强民意调查等专业技术,争取政策支持。在任何民主政体中,对政策的异见都广泛存在,尊重和保护这些异见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一种表现。当前中国亦如此,民众对政策的认知不再与政策宣传保持高度一致,一些与民生高...
    2013.05.07 22:32:34
  7. 闻的反思。我的观点是,假新闻当然需要依法惩治,造谣者也必须依法受到追究,这是原则。但与此同时,也须警惕借“造谣”指控,异化为打压异见者、压制不同观点的棍子,借“假新闻”这种污名标签垄断话语权。   有必要弄清楚,哪些信息不是假新闻。   其一,事实并不是一开始就...
    2013.05.14 10:32:36
  8. 公共利益,如果没有经过听证程序就签订协议决定上马,如果向社会的公示姗姗来迟,就很难增进了解、促成理解、达到共识,甚至有可能激化“异见”。   很多现成的环境事件案例表明,对于环境问题,目前最缺乏的是常识。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专业门槛,需要认知常识;环境问题牵涉公共利...
    2013.07.15 08:53:00
  9. 敌啊。虽然不太认同其非敌即友的二元思维,也不太喜欢其这段话中流露出的“政府中心论”,但非常认同其与网友为善、与不同观点者交友、将异见者拉到政府一边的意识。   我知道,这位官员所言的“拉一下就是朋友,推一下就成了敌人”是针对一些地方官员对待批评者粗暴、对抗、如临...
    2013.08.01 10:38:00
  10. 听亦难。许多时候,不是缺少敢讲真话的人,而是缺少善于纳言的心。史载,裴矩在隋朝做官时,惯于溜须拍马,到了唐朝他却经常对朝政发表“异见”,甚至当面跟唐太宗争论。司马光一语道明:君明臣直也。听者纳谏如流,言者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倘若听取意见比划比划、做做样子,碰...
    2014.05.17 08:48:00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