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你看看我能不能猜出什么意思。”
毛泽东又给小孟讲了另外一个故事:“有一天,乾隆皇帝和一个大臣来到一个庙里,迎面是个大肚子弥勒佛。乾隆便问大臣,弥勒佛为什么对着我笑啊,那大臣说,这是‘佛见佛笑’。乾隆听了很高兴,当他往佛的侧面走几步之后,又回头一看,见弥勒...
2009.04.07 14:39:00
-
中国就只有季羡林懂,便来到北京,将携带的残卷交给季先生。季羡林经过10多年的研究,终于破译了全部残卷,原来这是一部宣扬佛法、名为《弥勒会见记》的27幕剧本,季先生的破译也终结了吐火罗文出土在中国、识认在外国的历史。尤其是先生的《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英文本在...
2009.08.10 11:16:00
-
同行的评价。在印欧比较语言学领域,在佛教语文学领域,世界上有关的学者都重视和认可季老的学术贡献。他写的《浮屠与佛》、《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以及《糖史》等等,尽管我们这些搞自然科学的人看不大懂,可是根据国际国内学术同行的评价,我们也可以毫不犹豫地确认,那...
2009.10.20 15:22:00
-
另一劫称为“运劫”。运劫发生之时会有严重灾难,同时无生老母会指派一位神佛降临人世。清代的白莲教派都在等待第三劫白阳劫的到来,它以弥勒佛的降临为标志。1770年初,王伦预言,不久的将来会发生运劫,他告诉教徒说有45天的劫数,神仙无法提供庇护,因为他们自身也不能逃脱,而...
2009.11.12 16:25:00
-
口中一齐喷射水柱,刹那间场面极为壮观。
当天,展厅里还陈列了14尊南北朝时期的佛像,有汉白玉思惟菩萨像、贴金彩绘佛立像、带背光弥勒像,他们或坐或立、或沉思,有的欢乐喜庆,有的俊逸出尘,仿佛在表达他们献身佛法,拯救众生的决心。漫步在展厅里,欣赏着这些珍贵的展品,...
2011.05.09 10:26:00
-
究文明。
普仁法师说,春节寺庙道观“烧头香”是苏州百姓的民间习俗,主要是通过“烧头香”来祈求来年平安顺利。因为大年初一是佛教弥勒菩萨的诞辰,寺院都要举行法会以示纪念,在家的善男信女认为春节到寺院烧头香拜佛,可以得到佛的保佑,一年之内吉祥如意,会带来一年的好...
2012.01.20 11:17:00
-
生态园、特色农产品等引来不少目光。
在河南展区,一种香烟盒形状的枣片引来不少围观者,购买者众。一个大南瓜,上面刻着一个大肚弥勒佛,相映成趣,煞是喜人。
在台湾展区,一种“创意柚子”让大家爱不释手。这种柚子呈“心”形,一面压印着双喜字,一面压印着英文“LO...
2011.10.28 12:00:00
-
料才保存到现在采伐,重现世面。采伐时此段料重10余吨,十分珍贵。
海门市政协主席黄汉忠说,此尊金丝楠木五子闹佛像做工复杂、艺术精湛,弥勒佛面部的刻画一丝不苟,细致入微,其他部分雕刻清晰有力、线条流畅。相衬托的五童子清秀灵巧、神态各异,显得活泼天真、稚气十足。...
2012.12.20 10:45:00
-
王佳贵突然想出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在葫芦上烙画。他先做了一个电压器,又用电炉丝做了两支烙画笔,在葫芦上烙刻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弥勒佛、红鲤鱼、中国结,朴素,喜庆,买葫芦的顾客一看,很喜欢,葫芦销量很快就上去了。王佳贵尝到了甜头,百寿图、百福图、水浒一百单八将...
2013.02.07 09:31:00
-
在当前旱灾面前,弥勒县弥阳镇21名大学生“村官”积极投身抗旱救灾一线,争当抗旱救灾“调查员”、科学抗旱“指导员”、组织抗旱“宣传员”、抗旱行动“维稳员”,在抗旱救灾一线展风采、比作为。
一是当好灾情调查员,准确反馈受灾情况。积极深入各农户查看村民生产生活用...
2013.03.19 1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