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去化解和消除那些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的负面因素。具体地讲,就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调节好收入分配、建构公共服务型政府、提升弱势群体融入社会的能力和机会,等等。
4、和谐社会研究的生长点
学者们认为,由于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战略任务和一个历史过程,所以可以...
2009.02.23 10:24:00
-
利、效用尺度,用功利、效用、利益调动人的积极性,增加中、高收入阶层的比重,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又主张道义标准、导向,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让社会弱势群体也能从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受益,并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可以说,广大人民利益的实现与发展之过程,也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
2009.03.07 15:38:00
-
对现行资本主义和国际金融体制的合法性产生严重质疑。在经济衰退情况下,欧美国家极端思潮泛滥,民众不满情绪上升,族群对立和冲突加剧,弱势群体前途无望,社会安全与稳定威胁增加。在野党借机煽动民众上街,向执政党发难,扩大自身影响。一些国家将因政治危机导致政府更迭,从而进一...
2009.03.09 13:16:00
-
为了赏赐蒙古。金稼斋问到康熙一年对蒙古的赏赐时,潘德兴答:“每年四十八家约四五十万”,“另有锦彩等物”。
对于蒙古族中的弱势群体,康熙皇帝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他曾在塞外出巡的途中语重心长地对副都统巴图、一等侍卫阿南达等人说:“边外八旗蒙古与内八旗一体,朕未尝...
2009.03.09 13:20:00
-
保障不同形式、灵活多样的教育机会,使不同的能力和天赋以及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的需求都能合理的各尽其才,各取所需;尽一切可能为残疾人和弱势群体提供支持和帮助;指出与职业和生活有关的环境威胁和事故危险,并提出避免的办法。除了一般性课程外,学校还设置一些与职业紧密相关的当前...
2009.03.09 15:48:00
-
之后,我们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上建立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民生立法的需求就突出出来了。
信春鹰说,市场经济不能够解决弱势群体保障的问题,不能够解决民生方面的问题。所以,从侧重于经济立法到侧重民生立法,反映了我们国家立法重点的一个转变,也反映了我们国家进...
2009.03.12 14:56:00
-
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重点解决民生问题上,还是在解决突出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上,无论在使全体人民受益方面,还是在让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方面,无论在减少居委会的行政性、增加自治性,还是在培育和健康发展社区组织与建立社区服务体系方面,都在逐步取得进展...
2009.03.16 15:15:00
-
与社会问题双向传导和相互强化。(1)以解决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为重点,全面实施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2)防止经济波动对城乡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过度冲击,加大对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救助力度。(3)公共政策出台要充分考虑社会心理因素,强化公众参与,注重稳定社会预期。
...
2009.03.19 09:54:00
-
让弱势群体读得起书,医得起病,有能力过上一定水平的生活,这既是以人为本的需要,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提升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政府和百姓对民生的关注一浪高过一浪。在本次两会上,这种关注度可以说再次刷新“记录”,民生已经成为真正的主流话语。...
2009.03.31 10:02:00
-
次出现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因世界经济萧条而大大缩减援助规模的情况。在危机条件下适合时宜的措施是,集中精力支持发展中国家最贫困群体和最弱势群体、资助主要经济增长点及同时保证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设施项目。
我认为,俄罗斯的想法是合理的。因此,我乐观地估计,俄方建议中的部分...
2009.04.02 13: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