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得云开见月明。去年,不仅剧团员工待遇高了,政府还下拨了专项用于创作的活动经费。“我们创作的以大学生村官创业为题材的《金水河》获得江苏省‘五个一’工程金奖。”杨鹤高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化工作者需要淡泊,以对文化的自我觉醒,潜心写出‘接地气’的佳作。”...
2012.02.13 19:37:00
-
到一个肤浅无知,缺乏思想内涵的人,还会觉得耐看且有品味吗?这样的作品,当然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书。
杜甫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林清玄也说:“在几十年的写作中,我出版过一百多部著作,完成的作品达数千万言,常被认为是‘天生的作家’,只有自己知道这非关天命,...
2012.08.02 16:41:00
-
杜甫有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意思是说,文章影响久远、关系重大,而写得好与不好作者是心知肚明的。文章写得好与不好,既取决于文章的思想内容,也与其文风有莫大的关系。“文章”的“章”字从“音”从“十”,从音乐会意而来的“文章”一词原本就有文风方面的规定性。只...
2014.03.03 08:58:00
-
守得云开见月明。去年,不仅剧团员工待遇高了,政府还下拨了专项用于创作的活动经费。“我们创作的以大学生村官创业为题材的《金水河》获得江苏省‘五个一’工程金奖。”杨鹤高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化工作者需要淡泊,以对文化的自我觉醒,潜心写出‘接地气’的佳作。”...
2014.03.27 09:13:00
-
音妙曲似流水,千变万化道中来。悠悠千古,薪火相传,百转千回,经久不息,究根寻底,皆由道始,皆由道终。
古人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可见为文论事,不仅仅是码字那么简单,要注入大量的心血,唯此才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这种努力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文章能够唤得起时...
2014.11.19 08:22:00
-
崇高、平和中的智慧,对人民要关爱、怜惜、心疼,而不是淡化、矮化、丑化,甚至是谩骂、讥讽、羞辱。
文艺要有自重。“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要以思想的力量、道德的底蕴、智慧的光芒衡量作品的价值,而不是依靠虚情假意、矫情做作、滥情失范来迎合人性的弱点。文艺是市场的主人...
2014.12.09 10:25:00
-
骆”的诗篇,是怎样的汪洋恣肆。那时的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他们的诗歌“江河万古流”。而后到了盛唐,看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李白、杜甫,他们的诗歌如日中天,向往建功立业,向往回归田园。到了中唐,一到天宝时代,“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忽然...
2015.07.13 08:43:00
-
学理论自身的发展演进逻辑。从远古直至明清,中国美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由内在逻辑而生发出来,具有统一性和可理解性。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自2009年启动到2015年出版,《中国美学史》课题组在数次讨论中完成了提纲和初稿,又在数次审评中五易其稿。讨论过程也是全体成员对中国美...
2015.08.06 09:45:00
-
作,同时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让文艺创作“慢”下来,并非要舍弃经济效益,而是要回归文艺创作的规律。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艺创作要“慢”下来,文艺家首先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坚守住追求。所有的文艺家要明白,文艺作品永远是文艺家安身立命的本钱,文艺...
2015.08.15 08:00:00
-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在我们的文学传统中,文学创作从来都与历史性和传承性紧密相连。写出足以流传后世的经典之作——这样的文学信念,从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到今天的文学创作者,数千年一以贯之。但是,这样一根创作信念的红线,在今天这个时代,却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人民日...
2015.10.21 1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