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着巨大压力。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不宜出台过度的刺激政策,但要延续稳健的货币财政政策,把握好调结构与稳增长的关系,对宏观经济实施“微刺激”。
>>数据分析
经济增速普遍放缓
在这30个省份里,上半年GDP体量最大的仍然是广东省,为28465.92亿元;位列第二和第三的...
2013.07.29 08:10:00
-
临着巨大压力。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不宜出台过度的刺激政策,但要延续稳健的货币财政政策,把握好调结构与稳增长的关系,对宏观经济实施“微刺激”。
>>数据分析
经济增速普遍放缓
在这30个省份里,上半年GDP体量最大的仍然是广东省,为28465.92亿元;位列第二和第三的...
2013.07.29 09:26:00
-
中国宏观经济将整体运行平稳。
“当前中国经济滑出‘下限’的风险正在减小。”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预计,在外需持续改善、“微刺激”政策效应下,四季度我国经济将继续向好,GDP或将增长7.7%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未来经济面临美国QE退出、新兴市场货币动荡、地方政...
2013.10.12 08:38:00
-
规模的刺激政策,而主要是靠改革、靠搞活微观来释放市场的内生动力所取得的。”
的确,今年以来,在稳定经济方面出台的政策被称为“微刺激”,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改革的规划和举措是“大规模”。
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例,今年改革举措涉及面尤广,国务院有关部门一举取...
2013.12.10 08:52:00
-
体制改革、加快铁路建设的政策措施……
不少国内外媒体将常务会议上出台的多项政策解读为中央政府为稳增长、保就业而推出的新一轮“微刺激”。稳增长,促发展,为改革争取空间和时间,承压前行的中国经济显然需要“兴奋”起来。不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已经不能再走以...
2014.04.07 07:27:00
-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立即引发人们的各种猜测,不少国内外媒体将常务会议上出台的多项政策解读为中央政府为稳增长、保就业而推出的新一轮“微刺激”。
不可否认,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的多项措施无疑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实现稳增长和保就业的目标,不过将其简单地等同于在经济承压之下...
2014.04.07 09:21:00
-
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作用,以及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加快铁路建设的政策措施作出一系列研究和部署,被市场认为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微刺激”措施。综合考虑国内外各种因素,更确切地说,中央的上述举措是着眼于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
根据形势变化,合理把握调控政策力度...
2014.04.17 08:48:00
-
方政府“救市论”甚嚣尘上,有媒体调侃称:楼市不景气,政府比开发商还着急。
然而,放松限购真能“救市”吗?“部分地方政策调整的微刺激被过度解读了,这种政策性刺激心理作用更强,但市场作用并不会很明显,在很多二三线城市,限购政策在前几年便已经事实上放松甚至取消了。...
2014.05.07 07:56:00
-
舆论有关中国会否重启大规模刺激政策的争论再起。
中国高层已经明确表示,不会重启大规模刺激政策,取而代之的是,是在精准到位的“微刺激”的同时,把握时机加快改革与机构调整,在释放改革红利的过程中实现经济增长,这便是“以长促短”施政思路的要旨之所在。 本届领导层...
2014.06.07 09:25:00
-
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是当前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也是中长期的政策取向。最近一段时间,中央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采取了一系列“微刺激”政策,出台了针对性强的差异化措施,将对稳定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上来,坚定...
2014.06.10 08: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