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7209条,用时0.02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会再生产的运行过程也就停止。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能是可能性的铁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94页);另一方面,经济运行实质上是在消费的不断驱动下的发展,消费是生产的原动力。从社会再生产的不断运行过程看,消费...
    2009.02.18 14:18:00
  2. 小平1992年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市场经济只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由此我们发现,市场经济本身并不排斥公有制。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设想是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立论的。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自主联合劳动只有一个层次,全社会就是一个...
    2009.02.18 14:28:00
  3.   一、应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列学说中的普遍真理      笔者多次谈过,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不能等同于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所有论述,而应当是指他们学说中那些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并且具有普遍意义(即对当代中国有指导意义)的理论。这个概括包括两层...
    2009.02.20 15:05:00
  4. 明一切等级解体的等级,形成一个由于自己遭受普遍苦难而具有普遍性质的领域……社会解体的这个结果,就是无产阶级这个特殊等级。” 他和恩格斯在后来的长期研究和实践中,越来越清晰地表述了下述思想:“现代的大工业,一方面造成了无产阶级,这个阶级能够在历史上第一次不是要求消灭...
    2009.03.07 16:22:00
  5. 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无负于人民重托和希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30年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也使马克思主...
    2009.03.08 12:03:00
  6. 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变为与世界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相脱离的孤立自存的哲学。这种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注定会枯萎凋谢。   实际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就在不断与自己的思想先驱们进行对话。我们只要读读马克思1837年11月10日在波恩大学读书时给他父亲的信,就可以...
    2009.03.09 15:38:00
  7. 党人不懈奋斗的目标。资本主义文明是在种种不和谐的矛盾中运行的,只有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社会不和谐现象。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而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思想财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进一...
    2009.03.09 14:21:00
  8. 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迸的理论品质,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要立足新的实践,加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工作,准确阐述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引导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
    2009.03.09 14:32:00
  9. 就是以对历史、社会和人的问题的关注为基本动力的。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与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的《哲学的贫困》,1848年与恩格...
    2009.03.09 14:35:00
  10.      为了深入地认识问题,阐明我们在“普世价值”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和为什么在历史领域不应侈谈“普世价值”,我们有必要回顾和援引恩格斯对于杜林“永恒道德”论的剖析。杜林鼓吹“永恒道德”论的借口,就是认为存在着凌驾于历史和民族差别之上的道德原则,即类似于今天一些人...
    2009.03.09 15:37: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搜索 恩格斯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