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33条,用时0.016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设有琅琊郡、东海郡、兰陵郡、东莞郡等,直至南朝末期(约公元589年)先后废止。为了与山东的兰陵相区别,常州称为“南兰陵”。   晋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东晋北府兵将领刘裕废恭帝自立,从此,中国的南方进入南朝时期,先后有宋、齐、梁、陈4个朝代更替。其中,齐的开国...
    2013.01.23 10:19:00
  2. 因为公元618年的年号比较复杂。扬州文史专家王虎华称,“这一年是隋炀帝杨广的大业十四年。但前一年,李渊已经拥立了杨广的孙子杨侑为恭帝,并改元义宁,因此这一年也是义宁二年。同时,这一年李渊自己称帝,建立大唐王朝,并改元武德,因此这一年也是武德元年。所以公元618年,...
    2013.12.13 11:26:00
  3. ”面对这样的解说,扬州政协文史委主任王虎华表示,“这一年按隋炀帝杨广的年号是大业十四年。但前一年,李渊已经拥立了他的孙子杨侑为恭帝,并改元义宁,因此这一年也是义宁二年。同年李渊称帝,建立大唐王朝,并改元武德,因此这一年也是武德元年。所以公元618年,有三个年号,...
    2013.12.22 16:53:00
  4. 般人都以为有两个,即隋文帝、隋炀帝。就是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年代简表》也只印了这两个皇帝的名字。而希拉克还知道第三位皇帝隋恭帝杨侑,虽然他只当了七个月的皇帝。是李渊把他推上皇帝宝座,又派人把他杀掉。死时才15岁。杨侑自幼聪明,三岁立为陈王,后来被封代王。关...
    2014.04.29 15:02:00
  5. 方见闻录》,其中有专门章节说到扬州。   宋末元初,忽必烈率二十万大军伐宋,直逼扬州。李庭芝、姜才为扬州守将,两次拒绝太皇太后和恭帝的“谕降”,与扬州城共存亡,扬州人感念其忠义,建“双忠祠”以祀。民族英雄文天祥也曾在扬州历尽艰险。扬州是中华大地上的一块热土,志士...
    2015.03.05 10:00:00
  6. 方见闻录》,其中有专门章节说到扬州。   宋末元初,忽必烈率二十万大军伐宋,直逼扬州。李庭芝、姜才为扬州守将,两次拒绝太皇太后和恭帝的“谕降”,与扬州城共存亡,扬州人感念其忠义,建“双忠祠”以祀。民族英雄文天祥也曾在扬州历尽艰险。扬州是中华大地上的一块热土,志士...
    2015.03.05 10:00:00
  7. 方见闻录》,其中有专门章节说到扬州。   宋末元初,忽必烈率二十万大军伐宋,直逼扬州。李庭芝、姜才为扬州守将,两次拒绝太皇太后和恭帝的“谕降”,与扬州城共存亡,扬州人感念其忠义,建“双忠祠”以祀。民族英雄文天祥也曾在扬州历尽艰险。扬州是中华大地上的一块热土,志士...
    2015.03.06 08:41:00
  8.   在新建的北门城楼上,一座“铁血扬州”雕像令人印象深刻,其内容反映的是扬州保卫战的情况。南宋末年,蒙古元帅伯颜率军攻下临安,宋恭帝投降。李庭芝时任淮东制置使,姜才是员猛将。1275年10月,伯颜派阿术进攻扬州。入冬,城内粮尽,饿死者满道,已有人开始吃死尸。庭芝数次...
    2015.04.28 10:08:00
  9. 地区清理发掘了数以百计的东晋墓葬.其中有一些大墓在位置、形制、随葬品的特点上,均与东晋帝陵的关系十分密切,至1960年更具体地发现了晋恭帝陵的玄宫石碣,这就为解决东晋帝陵的地望与陵寝制度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古文献中记载东晋帝陵较为具体的是唐肃宗时人许嵩所著的《建康实...
    2016.02.14 13:59:00
  10. 地区清理发掘了数以百计的东晋墓葬.其中有一些大墓在位置、形制、随葬品的特点上,均与东晋帝陵的关系十分密切,至1960年更具体地发现了晋恭帝陵的玄宫石碣,这就为解决东晋帝陵的地望与陵寝制度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古文献中记载东晋帝陵较为具体的是唐肃宗时人许嵩所著的《建康实...
    2016.02.14 14:06:00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搜索 攻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