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以耻小而为之,常怀敬畏之感,常持羞耻之心,自尊、自省、自警、自励,从我做起,从当下做起,从点滴做起,追求“所荣者善行,所耻者恶名”的价值取向。三要培育对操守的良好心志。从日常小事和生活细节做起,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近君子远小人,识大体顾...
2009.11.18 09:39:00
-
多地方的村支书成了农业税、特产税“税官”,与农民直接摩擦不断。有些地方因收税构成激烈的干群冲突,村支书首当其冲,留下“与民争利”恶名。
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减轻,干群关系逐渐缓和,但也有部分村支书在惠农政策落实、土地流转、征地拆迁、集体资产处置等方面,不按规...
2009.12.10 16:13:00
-
因此获得神性。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就在纸张诞生的国度——中国,无数纸张哀叹枉来人世一遭,多年森林静修的成果却换来蒙受剽窃恶名的不白之冤。何出此言?不妨看看书库里那些积压的无聊图书,不妨看看很多硕士和博士只有学位委员会才不得不充当一次性读者的“毕业设计”...
2010.06.23 08:41:00
-
革”对于传统文化的腰斩、道德的蹂躏、信仰的毁灭,其破坏性的效果就是颠覆性的。人的德性穿越了生死线,诗来收拾精神的残片、承担失当的恶名。
在真正的诗人那里,诗歌就是划破皮肉的刀子。所以王久辛认为:文学就是对人的解剖。所以,他的诗充满了关于创痛的表达、恐惧的呈现...
2012.04.16 10:15:00
-
缺失的成分。为此反思都来不及,就急于为社会捐助“设障”,何尝不是“二次渎职”?它加剧了孩子们的不幸,也将涉事部门置于“伦理亏空”的恶名下。
从政府角色看,它不应隔断爱心的传递渠道。民众捐助的对象,是饱尝饥寒的孩子,相关部门只是善款周转的过渡方。政府无权为孩子定夺,...
2013.01.26 14:30:00
-
经之道。关键是,政府没有为公民的正当监督开制度之门,按理,官员有几套房产,公民是可以通过公开渠道查询到的,不必背上“侵犯隐私”的恶名。官员的房产信息和平民的房产信息,应该是两套系统,官员的可公开查询,而平民的不能。可掌握着决策权的官员们将自己“混同于”平民,混...
2013.02.19 09:20:00
-
也跟着他拼命干。”吴仁宝带领社员不分白天黑夜,不分严寒酷暑,平整土地,兴修水利,实现亩产一吨粮。如果华西当年没有“做煞大队”的“恶名”,恐怕也就不会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誉。
实干,不仅是苦干,更要敢于实事求是地干,善于创造性地干。
进入二十一世纪,华西村...
2013.03.22 08:04:00
-
发生的根源。而张三生病、李四吃药,固然对李四不公,但张三的病有好转的可能吗?
所以,为临时工们正名——去掉他们身上不该背负的恶名,既是还临时工公正,对应该负责的人也是一种爱护——“小洞不堵,大洞吃苦”,身上的脓疮不以刮骨疗伤的勇气治理,最终遭罪的还是自己。(...
2013.03.23 07:49:00
-
灾大难,更是找到了说服上级的资本,尽可能“多报”,为的是将来“多要”。毕竟,再铁面无私的上级恐怕也不愿意背“在灾民面前算细帐”的恶名。
损失评估如果人为放大,是可以多要钱,却也让受灾公众大失颜面。地震发生后,全国上下汹涌的善心汇集灾区,帮助受灾民众抚平伤痛。...
2013.04.26 13:00:51
-
业青年们赌博、打斗的集结地。是什么彻底改变了小村的面貌?当地人说,十多年里村里百十位热心“老爹爹”功不可没。
“1995年村里的恶名算是到了一个极致,村里的年轻人连连犯事,真是让人寒心。”16年前,骆红根时任无泊村党支部委员、村关工委专职主任,他清楚记得当时“危机...
2013.05.27 09: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