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移默化地留在了孩子们的心间。
私塾讲堂 诵古词传承经典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整齐的童音从马甸小学的一间小教室里传出,清脆动人,这是此次三下乡活动的私塾课堂。
志愿者们身着汉服,手卷书帘,一走进教师就...
2013.07.10 09:16:00
-
创作的,也表达了我们的共同愿望。”
竞艺联谊
扬州诗、扬州景成热门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笔会现场,书画家们还进行竞艺联谊,不少书画家除了自己擅长的创作以外,还专门为扬州进行即兴创作。
在四川省代表团的创作区域,...
2014.09.17 10:32:00
-
世,屈原选择了“悲壮”之路;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看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 陶潜人生之路的选择,是其志趣的表...
2015.11.02 10:46:00
-
世,屈原选择了“悲壮”之路;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看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 陶潜人生之路的选择,是其志趣的表...
2015.11.02 10:46:00
-
体”。诗人创造一个意象容易,要将所有意象进一步勾连,达到整体的有机性则不易。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在李白的这首《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诗人用一系列单个的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的组合,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邹进...
2020.05.08 17:05:00
-
漂去;一个人站在岸边,把离别谱成一首哀婉的歌谣,浅浅吟唱。黄鹤楼上,诗人面对长江,深情地久久地凝望、凝望,直到“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王维曾在这里送别康太守,那个夏日,“城下沧江水”滔滔,“江边黄鹤楼”默默,流不尽的江水悠悠,道不尽的离愁别绪。李白亦曾在这里...
2023.06.04 19:25:00
-
一方面,《论语》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流水,孔子就赋予了时空变迁的觉解和感喟。《长安三万里》中,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惟见长江天际流”把流水与桃花叠加,长江与离别叠加,进行画面构思,联想创作,增加深刻的情感。在此,两种指示不同物体的词语,从外在的自然界,转而成...
2023.08.09 16:15:00
-
一方面,《论语》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流水,孔子就赋予了时空变迁的觉解和感喟。《长安三万里》中,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惟见长江天际流”把流水与桃花叠加,长江与离别叠加,进行画面构思,联想创作,增加深刻的情感。在此,两种指示不同物体的词语,从外在的自然界,转而成...
2023.08.09 16: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