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669条,用时0.013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禅师、衣钵,等等等等。同时,随着佛典的翻译,还出现了大量的“新词”:世界、法宝、天堂、地狱、信心、因果、变相、真理、圆满、平等、慈悲、烦恼、方便、庄严、报应,这些难道不是经常见于报纸文章,时常挂在我们嘴边的吗?有谁还能意识到它们原来是“外语”呢?   再譬如“...
    2009.04.22 15:37:00
  2. 共通价值”的必由之路。      二、寻求不同文化间“共通价值”的途径   中国儒家的“仁”,西方基督教的“博爱”,印度佛教的“慈悲”,三者虽然形式不同,但都体现着“爱”这一共同的价值理念,故而具有“共通价值”的意义。   为什么我们要寻求各不同民族文化的“共通...
    2009.05.04 10:48:00
  3. 小有解会便当作悟也。”(《马一浮集》第一册,页730至731)古代禅宗大德为使人解悟,有时不免用“恶辣语言”,钳锤棒喝,而其发心则无限慈悲。马先生说,他仅仅是对他喜欢的弟子,“聊为倾出一栳栳”,尚不是古德的“骂会”。以此,如果我认为佛氏义学和禅学的修养,使得马一浮先...
    2009.06.26 10:15:00
  4. 们敞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校方出面干预为止,当时季先生还为“学生们见不到季爷爷了”而自责和难过了很久。即使对伤害他的人,季先生也慈悲为怀宽容大度,“十年浩劫”中,对批斗自己的学生,他从没怪罪过,还开导身边的人“要原谅这些涉世不深的孩子们”……   这些留在季羡林先生...
    2009.07.17 09:37:00
  5. 是由政府扶助的公民自己对自己的保障,因此比只面向特殊人群提供无偿服务的社会救助在实践上更具有广泛性、基础性,在理性上达到了从感情慈悲到制度正义的飞跃。因为有代际转移和财政扶持等因素,社会保险对投保人生活保障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将解决职工养老、失业、医疗等生活保...
    2009.12.03 11:30:00
  6. 无私高尚,他们有着更深沉的爱心和更强大的精神。他们对利诱目不斜视;他们对微弱心怀情感,对草芥挂念在心。他们有明澈的自我,是正义和慈悲的化身;他们知悉百姓疾苦,更懂得生命的可贵和奉献的内涵。他们的故事是人间最温暖的篇章。当年华老去,蓦然回首,相信他们都会为有这样...
    2009.12.13 15:43:00
  7. 馁动心。阳光迟早会照到你身上,你的生命,一定也会开出美丽的花,结出幸福的果。我追问缘由:博士说,你既有知识上的修养,又有心性上的慈悲,还有行为上的敏捷,做任何事情都无有不成的。   初识韩望喜博士,大约是在六年前,在深圳麒麟山庄的一次会议休息时。他和我说话,我...
    2010.01.14 10:16:00
  8. 然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式,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佛教强调世界上万事万物和人都是平等的,劝导人们“爱物厚生”、慈悲为怀,其实也是“天人合一”世界观的一种反映。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思想,构成了我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对于增强现代人的生态...
    2010.01.15 14:40:00
  9. 席了启动仪式。   近年来,我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积极做好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工作,发扬全市民族宗教界“扶危救难、乐善好施、慈悲济世”的传统,组织各民族宗教团体积极参与社会各项慈善和公益事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周向群在讲话中对我市民族宗教界的这一善...
    2010.02.01 10:20:00
  10. 方式来独立。第四点就是“和达”。自己发达了,也该让别人发达起来。第五点就是“和爱”。我想没有一个宗教不讲爱的。基督教讲博爱,佛教讲慈悲,伊斯兰教译作中“安拉”爱着草木也爱着人类,儒家讲“泛爱众”,都讲爱。所以各个宗教间是可以互相融通的。   牟钟鉴(中央民族大学哲学...
    2010.06.03 11:0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