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子疲于应付,不知所措(参见刘巨才《选美史》,第198~202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中国古代偶有女主执政,如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等,但也都不为人们所认可。这都是因为在先秦确立的性别角色中早就有“牝鸡司晨,惟家之索”的界定(《尚书·牧誓》)。男子即使是襁褓中的...
2009.02.20 15:17:00
-
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国内外局势日趋严峻。在此情势的逼迫下,清政府曾派出五大臣出洋考察,后来形成了君主立宪制基本框架。但在慈禧太后阻止下,未能形成共和制的决策。落后的政治制度使得旧中国屡屡任人欺凌、宰割。为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无数志士仁人竭诚奋斗...
2009.06.22 10:33:00
-
汹的物议。时人张祖翼在《清代野记》中说,在当时的北京城里支持和同情李鸿章的不过“十之二三”。面对这种激扬的舆情,一向支持李鸿章的慈禧太后也没有办法,最后只好把他打发到遥远的广州,眼不见心静了。
不过,事实很快证明:朝廷里面离了这个“汉奸”还真就玩不转。从1899...
2009.07.17 10:21:00
-
身京师图书馆,成立于动荡中的清朝末年。1909年9月9日,已是风烛残年的晚清重臣张之洞抱病奏请朝廷建立京师图书馆。十个月前,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去世;半年前,清政府诏谕“预备立宪,维新图治”——日薄西山的清王朝在进行最后的自救努力。
此时,西方各国在大都市设立公共图书馆...
2009.09.09 14:33:00
-
抢,为抢而抢罢了。有必要吗?在他们看来自然是有的。众所周知,科举“末代状元”刘春霖是沾了名字的光才成为状元。时逢大旱,急需一场春雨,慈禧太后看到这个水淋淋的名字后,很高兴,乃大笔圈定之。今天“高考状元”的产生虽然不会这么荒谬,但偶然的成分仍不能排除。当然,他们的实力超一流是...
2010.06.23 08:35:00
-
内廷政乱矣”。及至十余天后联军侵入京城之初,即“哄传庆亲王与各国求和,暂行停战。或言李鸿章傅相到京者,或言未来者,传说不一”。对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一行的出逃,数日之后民间仍难知详确消息:“传言皇太后、皇上于(七月)二十日夜半,潜离京师,王公大臣随扈者甚众。诡云前赴...
2010.10.08 09:51:00
-
林书法作品记载着清代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人们对清代社会的了解与研究,相信定能让市民们大饱眼福。
展品中有一幅花卉国画,是清代慈禧太后亲笔创作的,上面还有当时大臣在上面题的字。张先生介绍说,慈禧的作品少为人知,她很擅长画花卉。
名家作品价值高
张先生指着一处...
2011.01.27 14:44:00
-
惠山古镇有100余座祠堂,其中含有丰富的人文典故。
在上河塘薛中丞祠的大厅,有一副楹联:“人游霁月光风表,家在廉泉让水间”。这是慈禧太后书赐薛福辰的。薛福辰是薛福成之长兄,幼年博览经史和诸子百家,自习医术。咸丰五年(1855年)中举,历任工部员外郎、候补知府、候补道员...
2012.04.06 13:44:00
-
炖栗子、糖炒板栗等等。可能最为大家熟知就是糖炒栗子,不知是否有领导知道糖炒栗子的做法。据说这都是从皇宫中流传出的作法,当年曾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
这里栽植板栗的历史可追溯到秦汉时期。据《沭阳乡土地理》和文史资料记载,从颜集的虞姬沟到新沂河一带数十里皆生长成片的板...
2012.10.09 10:12:00
-
领的这个团队不能看清世界大势: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鸣。
说到这里,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了大清帝国一个重要的人物——慈禧太后。这个女人因为洋人来华觐见皇帝不愿意下跪,就认为洋人是直腿,不能弯曲。不但慈禧太后相信洋人是直腿,就连“睁开眼睛看世界第一人”—...
2012.10.26 18: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