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允许当事人通过和解而切实参与到罪案的处理过程中,较之仅凭证据和法律完成定罪量刑,于人权保障、社会和谐也是更进一步。
事实上,报应刑思想虽不无人性依据,但在雪恨与宽恕之间,并不是每一个被害者都会偏执于前者。2008年,媒体报道了这样一起案件:年仅26岁的被害人马刚因债...
2014.11.28 09:47:00
-
的犯罪,刑罚越迅速和越紧凑,就越公正和越有效。”可见,惩罚及时比刑罚严厉更重要,否则刑罚的作用便会减弱甚至消失。同时,此种纯粹的报应刑做法也易使刑罚失去其积极的教育预防意义,如果被告人吴某在接下来的改造中真心悔悟的话,此种做法也势必会产生肆意刑罚的后果。本案中,...
2017.01.19 13:5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