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实现的各种战略和战术目标。因此,“执政”在本质上是统治(rule),而“领导”在本质上则是治理(governance)。“执政”具有法理上的抽象意义,“领导”则具有伦理上的具体意义。
从过程特征看,“执政”表现为一种静态过程,“领导”则表现为一种动态过程。从社会正义的角度看...
2009.09.16 00:32:00
-
与“法治国家”一脉相承,体现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要求和法治基本精神的具体目标。“法治中国”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它超越了“法治国家”的抽象意义,使“法治国家”有了明确的具体适用和生效的区域、范围,有着更加明确的指向性,直接指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
2013.12.06 10:48:00
-
弱之间的平等地位,必须把实践中已向强者倾斜的天平回归平等原位。
其次,法治社会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此处的“人”和“民”既包括抽象意义、整体意义与宏观意义上的人民,更包括具体意义、个体意义与微观意义上的人民。而微观意义上的人民很容易成为弱势群体。司法机关既要为整体...
2014.10.27 10:41:00
-
不能采取法律禁止甚至未明文规定的手段推行某项决定。在看到法治思维的形式时,更要注意法治思维的实质,这个实质就是良法之治,而良法从抽象意义上说就是符合公平正义的法律。四中全会公报指出,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良法既赖于立法者的意志,也赖于“执法者”的解释。这就要求运用法治...
2014.10.30 11:00:00
-
人之自由与尊严平等)。例如,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学家王泽鉴把人格权界定为“存在于权利人自身之权利,凡人之尊严均属之”。这种理解在法的抽象意义上有其合理之处,毕竟,包含“自由与尊严”的自然人格是赋予主体资格并对主体所有权利予以法律保护的前提与基础。但这种表述同时也表明,...
2016.03.02 09:33:00
-
人之自由与尊严平等)。例如,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学家王泽鉴把人格权界定为“存在于权利人自身之权利,凡人之尊严均属之”。这种理解在法的抽象意义上有其合理之处,毕竟,包含“自由与尊严”的自然人格是赋予主体资格并对主体所有权利予以法律保护的前提与基础。但这种表述同时也表明,...
2016.03.02 09:33:00
-
人之自由与尊严平等)。例如,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学家王泽鉴把人格权界定为“存在于权利人自身之权利,凡人之尊严均属之”。这种理解在法的抽象意义上有其合理之处,毕竟,包含“自由与尊严”的自然人格是赋予主体资格并对主体所有权利予以法律保护的前提与基础。但这种表述同时也表明,...
2016.03.02 14:10:00
-
与否,并不实质改变保险责任的承担。如本案中,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原告疏忽大意、措施不当,与车辆油改气本身并无因果关系,所以保险公司以抽象意义上的油改气可能导致车辆危险程度增加,投保人未告知,来具体到个案中对抗投保人并非油改气导致的保险事故,显然是不妥的。进一步思考,若...
2016.07.15 15:04:00
-
民主/专制这样的二元对立叙事方式,其不是在别人政治发展经验和教训中获得正反镜鉴,而是在否定别人政治制度的对立中树立自己的标杆。从抽象意义上讲,民主和专制的二元对立本身并不存在问题,问题在于霸权国家在将自身塑造为民主的化身以后,得以将自己的利益巧妙地通过抽象的价值来进...
2016.09.14 09:08:00
-
海德格尔的“在-世-中”(being-in-the-world),但比海氏的存在论现象学基本结构更具体、更直观、更富有审美特性。中国古代贤哲并不空谈抽象意义上的“世界”,他们心目中的“世界”就是有形状、有色彩的“天地”:天圆地方,天玄地黄;所谓的“人生在世”其实就是“人生天地间”:头...
2017.01.16 10: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