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斯卡纪录短片奖的导演古登泰格和斯图尔曼联合执导。影片从西方人的视角,讲述了70年前发生在中国的那场浩劫。
莱昂西斯表示,是《拉贝日记》和华裔女作家张纯如,让他了解到这段骇人听闻的历史。当年,莱昂西斯看到张纯如的讣告后,立即找来相关史料和其作品《南京大屠杀:被二战...
2012.11.03 11:12:00
-
人道主义精神。1937年侵华日军攻占南京期间,德国人约翰·拉贝与十几位国外友人共同建立的“南京国际安全区”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共挽救了25万中国难民的生命,被世人尊敬地称为“中国的辛德勒”,而他当时所撰写的《拉贝日记》亦成为重要史料。图为学生们参观约翰·拉贝纪念馆。...
2012.11.24 07:52:00
-
粉桥1号,是1932至1938年间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代表处代表约翰·拉贝先生的住宅。1937年南京沦陷后,这里成为南京安全区25个难民收容所之一,25万难民拥进安全区避难,这个小院保护了600多位难民免遭日军杀害。拉贝先生亲眼目睹日军暴行,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拉贝日记》。 (张可)...
2013.10.31 08:59:00
-
粉桥1号,是1932至1938年间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代表处代表约翰·拉贝先生的住宅。1937年南京沦陷后,这里成为南京安全区25个难民收容所之一,25万难民拥进安全区避难,这个小院保护了600多位难民免遭日军杀害。拉贝先生亲眼目睹日军暴行,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拉贝日记》。 (张可)...
2013.10.31 08:59:00
-
军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76年前,德国友人拉贝与其他国际友人一起共建国际安全区,从日军屠刀下拯救了25万中国难民的生命。在著名的《拉贝日记》里,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名字:夏淑琴。在夏淑琴老人的记忆里,那年又是雨又是雪,她坐在拉贝的车上被带到拉贝故居(现在的拉贝纪念馆)。...
2013.12.13 13:34:00
-
火岁月。
辛德贝格终身未婚,于1984年4月因病去世。1936年辛德贝格在上海时,曾爱上一位中国姑娘,然而两人最终未能结合。
“《拉贝日记》中多次提到辛德贝格这个人,但由于此后的战乱和其他原因,他的事迹尘封于历史档案中,久久不为大众所熟知。”
在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的...
2014.04.28 07:13:00
-
中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扬和肯定,但由于此后的战乱和其他原因,他的事迹尘封于历史档案中,久久不为大众所熟知。直到见证南京大屠杀的《拉贝日记》被发现,辛德贝格这个《拉贝日记》里多次提到的人物才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
2002年,首度赴欧举办的南京大屠杀展览在丹麦奥胡斯市展...
2014.04.28 07:21:00
-
火岁月。
辛德贝格终身未婚,于1984年4月因病去世。1936年辛德贝格在上海时,曾爱上一位中国姑娘,然而两人最终未能结合。
“《拉贝日记》中多次提到辛德贝格这个人,但由于此后的战乱和其他原因,他的事迹尘封于历史档案中,久久不为大众所熟知。”
在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的...
2014.04.28 08:57:00
-
值导向,最终目的是引导孩子珍视和平,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教学时不能局限于《读本》,要引导学生延伸了解各种资料,实地参观探访。阅读《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等,可以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能看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南京大屠杀死...
2014.11.19 08:04:00
-
而老师在教的时候,要注意价值导向,最终目的是引导孩子珍视和平,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具体来说,教学时不能局限于《读本》,建议阅读《拉贝日记》、《东史郎日记》、《魏特琳日记》、《程瑞芳日记》,可以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学校可以开设课外专题阅读。
初中:多进行实地探访
...
2014.11.19 0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