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6条,用时0.02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教分离,崇奉佛教的王朝,仍然是以孔子思想为治国理念,孔子思想仍然是国家的指导思想。虽然历史上也曾有过儒家学者如韩愈等人大力批佛,排佛,但那是因为皇帝的佞佛对国家造成危害而引起的,“欲为圣明除弊事” ,要为国家消除佞佛的弊端,从整个历史看,孔子思想与佛教基本是和平...
    2009.10.10 11:12:00
  2. 在借古喻今,具有强烈现实指向。隋唐三百年,大乱大治,人心思定,儒道佛互有消长,韩愈力推“古文运动”,《原道》《原儒》尊崇儒学、力排佛老,文起八代之衰,实为一代宗师。赵宋立国,重文抑武,在理论创造上,周敦颐、张横渠、二程、朱熹接着韩愈往下讲,“出入于佛老而复归于...
    2014.10.10 15:30:00
  3. 是在历史实践中不断与外部交流交融,消融现实的差别和对立,最终化外为内,四海一家。比如,面对佛教东传带来的强劲挑战,儒道两家都有过排佛之举。但是,随着相互之间的交往和交流,佛教吸收中华文化的现世特性,在中唐以后形成禅宗;儒家则在吸纳佛教理论的基础上,形成更加精微...
    2017.12.01 10:18:00
  4. 想。他曾上书说“唐虞无佛图而国安,齐梁有寺舍而祚失者,未合道也,但利民益国,则会佛心耳”,建议省寺减僧,颇受武帝赏识,被视为北周排佛的主谋者。   周武帝在毁法之前多次召开大会辩论三教先后。568年,他在大德殿集百僚、道士、沙门,亲讲《礼记》,偏重儒术之意已甚明显...
    2019.02.19 10:24:00
  5. 五台山巡视的50多天并不是圆仁“西游记”的终点,840年,他们跋涉2000余里到达长安,广结名僧大德求法,滞留4年10个月,其间遇到唐武宗排佛运动,圆仁假装还俗,但将袈裟叠成长条带子围在腰间,以示信仰虔诚。当时隐藏僧服要判死刑,圆仁这样做需要极大的勇气。如今日本天台山僧人...
    2020.07.10 10:07:00
  6. 期间,大灭佛、道,成为历史上的“三武灭佛”之一“武”。   但从记载看,周武帝灭佛思想的产生,是有一个过程的,他开始应该是不完全排佛排道的。武帝建德二年(573年)十二月癸巳,他曾集群臣及沙门、道士等,亲自“升高座,辩释三教先后”,最后得出结论:以儒教为先,道教为...
    2025.02.07 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