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续从非科学发展观中解放出来,继续从狭隘的国内视野中解放出来。解放思想重在实效。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要注重调查研究,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坐而论道、流于空谈;要注重开阔视野,从国内外的比较中吸收营养、拓宽思路,不能闭目塞听、坐井观天;要注重总结经验,...
2009.03.09 14:16:00
-
能性而漫无边际地谈论人的问题。只有结合实际情况,才能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发展。不能离开现实条件提出问题,也不能离开现实条件要求解决问题。
(二)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在我们党的思想体系中,以人为本就...
2009.03.09 14:35:00
-
是谓之兼,亦谓之和,亦谓之通,亦谓之全。”富有言其大,日新言其久,可久可大则有相顺一贯之发展。张先生虽然是从“价值之准衡”的角度提出问题的,但同时也深刻地阐明了以对立统一为核心的辩证法的宇宙发展观。兼、和、通、全首先是宇宙自然之理,人知其然后才能在行为中自觉选择,...
2009.06.17 10:26:00
-
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一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在那儿呐喊的时候,由于他们自身所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可能他们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有时候有绝对化的这个倾向,那个时候我们几乎把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基本上都否定了,而这个过程在后来我们的革命的进程中间...
2009.06.18 16:28:00
-
:“向外求知,是谓俗学;不明心性,是谓俗儒;昧于经术,是谓俗吏;随顺习气,是谓俗人。”(《尔雅台答问续编卷一·示吴敬生》)当然他提出问题的语境,主要是在人文学科的范畴之内。
马一浮“国学论”的学理价值
马一浮先生对国学的立名原是有所置疑的,他认为这个名词...
2009.06.26 10:15:00
-
特点,因而必须纳入到文化的系统之中加以思考。
二
然而,要反思中国当下的实践、揭示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仅仅提出问题是不够的,还必须首先变革哲学的思维方式。这就提出了研究文化哲学理论的需要。对于目前的中国而言,文化哲学的研究具有双重任务:
一...
2009.07.21 10:16:00
-
得发展、创新和超越。许多科学发明、发现,首先是它一开始就选题定位好,定在了前沿突破的位置,一入手就着力于创新。科学界有句名言:“提出问题比发现问题更重要。”
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思想不解放,思想僵化,很多的怪现象就产生了”,条条框框多,...
2009.07.27 10:56:00
-
季先生提出“21世纪:东方文化必将全面复兴”的论断,并不是他心血来潮,信口拈来,而是基于他对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长期研究和思索。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时,先从宏观入手,让人循着他的思路一步步去认识他的论断。
季先生认为“21世纪:东方文化必将全面复兴”,乃是基于人类文...
2009.07.27 11:07:00
-
又听了一场杨小楼的拿手戏。”陈先生对学生重启发,而不重问答,更不重死记硬背。他鼓励学生在研究材料之后,进行归纳、鉴别,往往不是他提出问题来考学生,而是从学生本人提出的问题,来看是否有深度。
大西南的颠沛流离
上世纪30年代是世道变迁迅速的时代,但陈先生虽然关...
2009.08.10 10:33:00
-
义不是通过单纯的思考就能获得,而是在历史过程中不断生长和充实。因此,在每个时代,人文精神都面临自己的课题,它不是现成的答案,而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定取向。但任何危机的解决若不是以人文精神为指导,必然是治标不治本,甚至引发又一次危机。当然,人文精神不可能对任何问...
2009.08.27 14: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