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也都是了解的。
这个时期佛教的传入,特别是大规模的佛经翻译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项工作持续了一千多年,翻译大师辈出,鸠摩罗什、玄奘、义净等等,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直到宋朝,这股浪潮才逐渐地消止了。这里面牵涉到许多耗人心血的学术难题,我们在这里只能做最...
2009.04.22 15:37:00
-
础,对国际竞争的残酷性,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他提出“我以我血荐轩辕”,不惜以鲜血来进行血荐,这跟传教士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就曾以拜伦的战斗不已的思想和反叛的精神作为自己的支柱,他讲到要扫除古国之国民性陋习,这也和传教士没有共同之处。
...
2009.04.27 10:01:00
-
灿烂的文明却不敢承认的民族也是悲哀的。
我们中国人只知道鸦片战争及晚清的百年屈辱,谁又知道中学西渐和中国潮时期的百年荣耀呢,摩罗被称为中国自由主义分子的“双星”之一,他去年写了一本《中国站起来》,书中他敢于承认自己对国际文明史的无知,但中国其他知识分子又有几...
2010.06.13 14:50:00
-
来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他们不仅将听到有关端午节的传说,还将自己体验如何包粽子、做香囊,过一个地道的中国端午节。
上海世博会科摩罗总代表哈桑尼·艾哈迈达·萨利赫虽然是第一次包,却做得有模有样:从选粽叶,做模子,到将红枣、紫米和红豆馅塞进去,再到包起粽叶,绑白...
2010.06.17 08:45:00
-
之“释”的本字。东汉明帝时期,大月氏沙门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在洛阳白马寺译出了《四十二章经》。后来重要的佛经翻译家有东晋的释道安、鸠摩罗什。关于鸠摩罗什大师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这位大师临终时曾经发愿说,如果我所译的经典没有错误,愿我火化后舌头烧不坏;如果有错误...
2011.01.21 09:12:00
-
文。“文章天成,妙手偶得”,人生所有的得失成败、恩怨福祸,其实都是自己日积月累的结果。
自胜者强
佛经记载,一个被称为“摩罗”的“魔王”,听说释迦牟尼王子将要成佛,感到非常恐惧。于是,他组织各路“魔军”,呼风唤雨而来,使用风、雨、刀、枪、热炭、热灰、沙...
2012.08.02 16:41:00
-
中非共和国的保罗人生中第一次吃到了月饼,赞不绝口。泉山区泰山街道办事处兴泰社区17日下午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月饼大赛,保罗和来自科摩罗、孟加拉、越南等国的10多位矿大留学生应邀当起了评委。
非洲留学生第一次吃月饼
“月饼是用什么做成的?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2012.09.18 17:28:00
-
也传到欧洲。文化上,经过丝绸之路,印度的佛教哲学、希腊的雕刻艺术等都传入中国,对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非常大。
第二个人是鸠摩罗什,和从东向西走的张骞相反,他是从西到东。鸠摩罗什的父亲是流亡到龟兹国的印度贵族,母亲是龟兹国的公主,年轻时就读过很多佛典,佛学修...
2012.04.17 15:02:00
-
两部著作《魏晋南北朝佛教经学》和《宗教学讲义》。
《魏晋南北朝佛教经学》论述了佛教的输入与早期传播、魏晋玄学与佛教般若学、鸠摩罗什与中观学派、慧远的佛教思想体系、从僧肇到竺道生、魏晋南北朝流行的佛教主要经典、魏晋南北朝流行的佛教主要经论、佛教经学的中心议题“...
2013.12.18 08:36:00
-
雄浑之气,无不洋溢着生命活力、高远胸襟与逐梦魄力,虽逾千载,仍令懦者勇、弱者强。在民族危难之时,鲁迅曾极力推崇“最雄桀伟美”的“摩罗诗派”,希望文学可以激励人们“自觉勇猛发扬精进”,可以“动吭一呼,闻者兴起,争天拒俗”,高度张扬力量之美。这种美学精神是今日文学...
2014.03.11 1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