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834条,用时0.048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认为:“为道之要,要在忘心。”(《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卷16)提出在世俗之网的笼罩下,向内在的心性挖掘人生的理想。武周时期,孟安排的《道教义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道性理论,既继承了传统道教的思想,又进一步吸收了佛教的重要思想,为修道成仙提供了形上学的根据;活跃于武周、睿宗、玄...
    2009.02.18 14:25:00
  2. 宗教思想处于统治地位,正如恩格斯所言,教会信条成了“任何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础。法学、自然科学、哲学,这一切都由其内容是否符合教会的教义来决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545页,人民出版社,1965年)在当时,受宗教裁判所迫害的思想家也为数甚多。   到资本主义社...
    2009.04.09 14:21:00
  3. 人权宣言》第十八条规定:“人人有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的权利;此项权利包括改变他的宗教或信仰的自由,以及单独和集体、公开或秘密地以教义、实践、礼拜和戒律表示他的宗教或信仰的自由。”《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八条、《消除基于宗教或信仰原因的一切形式的不容忍...
    2009.05.11 10:08:00
  4. 了“劳工社会主义”。   显然,上述各国在同一个“21世纪社会主义”的概念下,探索的是适合各自国情的发展道路。有的带有浓厚的基督教教义色彩;有的标有鲜明的印第安主义土著特点;有的显现出民族特色。   值得期待的前景:莫拉莱斯能否用“民族因素”化解当前矛盾   就眼下...
    2009.05.15 09:54:00
  5. 以,不同文明在相互隔绝的状态下也会产生相似的价值观。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国的孔子提出来的,但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教义中,也有相似的道德要求。   承认价值的共同性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累积和进步的过程,每一代人都是在前人的...
    2009.05.27 15:16:00
  6. 他们也会面临着处理与信教民众沟通与协调的事务。特别是当军队活动涉及到宗教组织、宗教场所及信教民众家庭时,就不得不慎重考虑他们的教义规定与生活习俗。   三是军队在国外执行任务时遇到的宗教问题。军队在境外执行作战及维和等任务时,往往会遇到不同文化和宗教冲突的问题...
    2009.07.28 14:16:00
  7. 中国宗教工作的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其主要表现在:   建立和谐的宗教关系,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一,要发挥宗教教义、教规蕴含的和谐因素,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许多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内容,“中国宗教界应从...
    2009.08.04 15:47:00
  8. 家,哲学首先要处理哲学探讨的和神学教导的东西之间的冲突矛盾问题。西方社会一直到现在都是宗教社会,也就是说民众的基本信仰都是建立在教义以及某种神学之上的。启蒙哲人认为儒家那里找不到人格神(像基督教的耶和华那样有名字,可以和人对话的神)的地位。启蒙包含这样一种基本...
    2009.08.05 16:58:00
  9. 悟道的地方菩提伽耶和第一次传法的地方鹿野苑以及著名的那烂陀寺院,都位于摩揭陀境内。佛陀主张用方言俗语而不是高雅的梵语宣教,他宣讲教义时,使用的便是摩揭陀语。约在佛陀圆寂二百年之后也就是阿育王执政期间,举行佛经第三次结集时,使用也是摩揭陀语。   印度的释迦牟尼和...
    2009.08.24 14:24:00
  10. 功保举而获官的人数大为增加。不过,尽管清末捐官风行,但知县中“异途”出身者仍未超过“正途”。知县正途出身,饱读诗书,熟悉儒家伦理教义等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维护封建王朝统治。   其二,在任用上实行严格的回避制度与异地为官制度,以防贪污营私。回避制度是我国传统任官...
    2009.10.27 10:0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