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15条,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极上进又脚踏实地的传统。在读书和服务家国两者之间,是互为关联的,而且是互相激发促进的。   所以,一位位文教大家名重千古,一代代学者文士操守相许,饱学之士、鸿学之儒,点缀了、铺成了中国灿烂的文明史、文化史、教育史。   所以,我们面对眼下一些急功近利的教育现象,不免自...
    2010.05.13 08:55:00
  2. 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是一件雅事。文人以做学问、写文章作为一辈子的事业,磨墨用的砚台当然就成了播种知识的“良田”。砚因而成为文士书斋生活朝夕相伴的精神伴侣。陈继儒《妮古录》云:“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文人之砚就如美人之镜一样须臾不...
    2011.01.28 08:12:00
  3. 外总有一排秀颀的水杉树,伴着我们朗朗的书声。在来屋久岛之前,我知道的杉树总是秀美而挺拔,树冠直插蓝天而去,风度翩翩如同一位清雅的文士。但在屋久岛我见到了杉树的另一面。有力的虬根紧紧地抓在土壤中,还有很多凌乱地露在外面。树身粗得可以数人合抱,粗糙犹如老人历经风霜...
    2011.12.12 16:31:00
  4.   在阳山诗廊等新建文化项目的施工现场,年近花甲的策划师钦瑞兴很细致地察看着每一个细节,像是注视着自己的孩子。“历代留下的诗篇、文士传说,如果不通过旅游项目的形式进行人文再现,可能就陆续被人遗忘了!”钦瑞兴说。   在阳山脚下土生土长的钦瑞兴是位“吴文化迷”。...
    2012.11.05 11:25:00
  5. 终于制作出了出人意料的几鼎仿宣炉。   这几鼎宣炉,炉质之精纯,抚之触感之细腻柔滑,远非他物可比拟,而表面之皮色,也达到了明代文士冒襄在所写《宣德炉哥注》中所称的:“色外炫,真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正如美女子肌肤柔腻可掐。”最终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专家的首...
    2013.01.08 15:40:00
  6. 源于他早年在国内时和张謇先生的相识相知。 1883年,张謇随清朝吴长庆部队赴朝鲜平定叛乱,其间经当地文人介绍,和金沧江相识。他们同为文士,彼此慕才,两国相同的时代背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联结为他们日后的深厚友谊奠定了基础。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逐渐侵占朝鲜,金沧江不愿意当...
    2014.04.02 11:15:00
  7. 灵,多有文人雅士、士族大家,著名的“王谢堂前燕,飞入百姓家”说的就是东晋时期居住在南京乌衣巷一带的王、谢两大家族的故事。这股六朝文士之风,风流一脉,随着历史的积淀,源远流长,传承至今,感染着现今金陵城中依旧一派书香氤氲之气。在今年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金陵图书馆...
    2014.04.25 11:10:00
  8. 同志,整日心急火燎的,肯定弄不来这些文绉绉的活儿。所以说,什么人做什么事情,这还真有些命定的。   因此,苏式家具的风格必然符合文士们的情理和怡性,造型的“方正古朴”、“古雅精丽”便成了一种独特形式。苏式家具不仅通过精致、匀称、大方、舒展的实物形体展现出造型艺术...
    2014.05.08 17:25:00
  9. 襄、顾协等;其二为“新出门户”者,如刘孝绰、刘苞兄弟,到洽、到沆兄弟等;其三是门户一直不高者,如刘勰。根据门户至上的观念,第三类文士是不可能被萧统选中的。   我们再看第一类人物,其代表者是王筠。据史传,王筠颇早慧,七岁即能文,得沈约盛誉,史载“尚书令沈约,当世...
    2014.05.14 08:39:00
  10. 襄、顾协等;其二为“新出门户”者,如刘孝绰、刘苞兄弟,到洽、到沆兄弟等;其三是门户一直不高者,如刘勰。根据门户至上的观念,第三类文士是不可能被萧统选中的。   我们再看第一类人物,其代表者是王筠。据史传,王筠颇早慧,七岁即能文,得沈约盛誉,史载“尚书令沈约,当世...
    2014.05.14 09:34: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搜索 书吏 经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