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之间的矛盾;同时又从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人民生活、协调发展、民主政治、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对外开放等八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所呈现的一系列新特征,以此为基础强调了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认识工业化...
2009.02.17 14:51:00
-
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四个深刻”再加上新兴媒体迅速崛起,对党...
2009.02.23 09:55:00
-
产之间的矛盾;同时又从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人民生活、协调发展、民主政治、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对外开放等八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所呈现的一系列新特征,以此为基础强调了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认识工业化...
2009.03.07 15:33:00
-
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四个深刻”再加上新兴媒体迅速崛起,对党...
2009.03.07 16:20:00
-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些重要的文化发展理念,初步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发展规律的客观反映,一定要贯彻落...
2009.03.08 12:02:00
-
续推向前进。党的组织工作紧紧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在不断改革创新、推动科学发展中迈向新的高度。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党中央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牢牢把握党的执政...
2009.03.08 12:06:00
-
定并长久不变。这既确保了农民具有稳定的基本生产资料,又为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维护了全体中国人民的生存权。
平等理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决定》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
2009.03.09 13:25:00
-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深入研究阐述这一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迫切需要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
2009.03.09 14:32:00
-
员全党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认真贯彻实施规划纲要,党中央、国务院将专门作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我们必须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加快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贯彻落实好规划纲要和中央决定。
二、扎实完成建设创...
2009.03.09 14:33:00
-
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全面准确地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涵义,对于我们自觉地坚持科学发展...
2009.03.09 14: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