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选择虽然未呈显性的屏障影响,但传统文化依然对宗教选择产生影响,更可能的是呈潜在的而非显性的影响。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李峰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论述了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他认为,作为国际非政府组织中的一员,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长期为主流学界所忽视,但不论是从...
2009.07.23 16:04:00
-
传统研究范式一样,在经济学说史上,关注制度者早已有之。根据英国经济学家马尔科姆·卢瑟福的研究,经济学中的制度主义分为旧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两大门派。新制度经济学的领军人物、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多次提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于制度,把制度因素引入经济分析来解...
2009.07.28 14:25:00
-
和创新,适应和推动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邓小平曾经深刻地说,制度不好,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制度好了,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当代西方新制度主义与历史唯物论不谋而合,强调路径依赖、制度变迁,通过制度改革和创新,达到变革目的和成效。大力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也要走党内基层民...
2010.07.08 10:50:00
-
余华青的《中国宦官制度史》注意从心理学、生理学角度探讨宦官的心理特征、行为方式以及其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西方新制度主义学派的兴起,许多学者开始运用新制度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描述我国政治制度的变迁。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呈现出多头并进的局面,打破...
2015.07.14 15:06:00
-
及供给主义为核心的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五是以华盛顿共识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结构性改革理论;六是以产权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为核心的新制度主义。但是,这些理论都不能成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工具箱,主要原因是:
萨伊定律所倡导的“供给自动创造自身的需求”“宏...
2016.02.25 10:40:00
-
会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个方面,其中尤以制度创新为根本。新制度主义经济学认为,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变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变迁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在制度变...
2016.03.14 08:59:00
-
币主义以及供给主义为核心的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以华盛顿共识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结构性改革理论;以产权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为核心的新制度主义。深入研究这些理论误读,可以发现它们存在共同的问题和困境:一是简单分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供给侧”等同于供给经济学,“结构性”...
2016.03.23 09:12:00
-
果名称:“威斯康星思想”的形成:制度视角的解答
完 成 人:刘晓光、董维春
成果简介:论文基于一手历史资料,应用组织分析中新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和视角,梳理了威斯康星思想的形成过程,论证了新制度主义中的一项假设:组织对合规性的追求构成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力。“威斯康...
2016.07.07 16:26:00
-
从萨伊定律和供给学派寻找理论依据;有的以保守主义、货币主义、供给主义为核心,简单照搬里根经济学;还有的从新结构主义、新自由主义、新制度主义等理论进行解释。无论是强调需求侧管理的凯恩斯主义,还是强调供给侧管理的供给学派,都有局限性,都只能参考借鉴,不能用以指导中国供给...
2016.07.20 09:09:00
-
从萨伊定律和供给学派寻找理论依据;有的以保守主义、货币主义、供给主义为核心,简单照搬里根经济学;还有的从新结构主义、新自由主义、新制度主义等理论进行解释。无论是强调需求侧管理的凯恩斯主义,还是强调供给侧管理的供给学派,都有局限性,都只能参考借鉴,不能用以指导中国供给...
2016.07.20 09: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