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个十年,当鲁迅、郭沫若等人横空出世的时候,茅盾几乎没有文学创作,而是一直潜心从事译著和编辑工作。但茅盾之所以最终能够在这一众新文学作家中后发制人,这十年打下的扎实的理论基础,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决定了茅盾之后几十年文学创作的基本格调和主要特质。
理性文风...
2016.12.27 09:58:00
-
62年生,安徽望江县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批评与文化史研究。著有《在功利与唯美之间》《为批评正名》《一嘘三叹论文学》《文坛三户》《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当知识遇上信念》《鲁迅晚年情怀》《鲁迅内外》《新文学作家的修辞艺术》等。...
2017.03.21 09:27:00
-
学领域,年谱是重要的著述体裁。为近现代作家作谱,晚近也逐渐盛行,《中国历代年谱总录》(1996年)、《中国年谱辞典》(1997年)共著录新文学作家年谱152家、435种,多为上世纪80、90年代所修。另据统计,较大规模(独立成书)的新文学作家年谱已有约40种,其中半数以上撰于20世纪90年...
2017.05.15 10:31:00
-
们的视野里消失,而是持续地表现出相对活跃的态势,与中国新诗“如影随形”,从而在百年中国文学版图上构筑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众多新文学作家、诗人,如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叶圣陶等,以及新文化哺育下成长起来的“现代人”,显示出对旧体诗词创作的极大兴趣和热忱。他们“业余”...
2017.07.31 10:11:00
-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出版《在功利与唯美之间》《为批评正名》《文坛三户:金庸·王朔·余秋雨》《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应知天命集》《新文学作家的修辞艺术》《八论高晓声》《高晓声评传》《鲁迅晚年情怀》《鲁迅内外》等学术著作多部。多年来,还发表了近百篇中国现代史方面的学术散...
2018.09.12 10:42:00
-
盘古、女娲、夸父等人的肉身生衍而来。西方在现代化过程中深觉科技制造了新的奴役,使人为机器所束缚,所以重提“神性”以图拯救。但中国新文学作家并不以为然。郭沫若在《天狗》《日出》《地球,我的母亲》等诗歌中,就以神话来比附现代科学。现代科技的“伟力”在郭沫若看来就是中国人...
2018.11.21 09:10:00
-
盘古、女娲、夸父等人的肉身生衍而来。西方在现代化过程中深觉科技制造了新的奴役,使人为机器所束缚,所以重提“神性”以图拯救。但中国新文学作家并不以为然。郭沫若在《天狗》《日出》《地球,我的母亲》等诗歌中,就以神话来比附现代科学。现代科技的“伟力”在郭沫若看来就是中国人...
2018.11.21 09:10:00
-
盘古、女娲、夸父等人的肉身生衍而来。西方在现代化过程中深觉科技制造了新的奴役,使人为机器所束缚,所以重提“神性”以图拯救。但中国新文学作家并不以为然。郭沫若在《天狗》《日出》《地球,我的母亲》等诗歌中,就以神话来比附现代科学。现代科技的“伟力”在郭沫若看来就是中国人...
2018.11.21 10:43:00
-
迅、赵树理、丁玲、巴金、茅盾、艾青、老舍、郭沫若等人的作品200多种。在美国,鲁迅、丁玲、老舍、张爱玲、沈从文、茅盾、赵树理等中国新文学作家作品被广泛译介。1930年美国《远东杂志》发表了汉学家王际真翻译的鲁迅的《风波》《祝福》,之后半个世纪,超过50种鲁迅作品得到了翻译,使...
2019.09.02 10:58:00
-
一是如何处理坚持个人的理想主义和服从学校教育制度及教学理念的矛盾;二是继续坚持以创作为主还是转换角色,以学术研究为主的问题。
新文学作家的身份转换
诞生于特殊历史时期的西南联大,之所以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就是由于它既坚持学术独立,又成为师生团结一致的坚强堡垒。在这方...
2020.10.19 15:49:00